第三十章 敌人

    第三十章 敌人 (第2/3页)

忙补充:“天兵降临,四方之人莫不臣服,杨家不过是区区小族,听到千夫长的威名必然肝胆俱颤,不敢有别的心思。

    “同为历城县大族,在下跟杨家有些交情。

    “此番过去,在下必能说动他们跪迎千夫长,如此,千夫长不仅威信大涨,回去的时候还能多得几百仆从,岂不美哉?”

    这意思是他可以劝降杨家。

    刘晃露出满意之色:“如此甚好,你且先去。若是杨家识相,我便给他们一个跪迎天兵的机会,倘若动作慢了,我必屠其族!”

    这位有着汉家姓氏的匈奴人说的是汉话,口音虽然怪怪的,但让人听懂。

    这不算什么,自从汉朝接纳南匈奴投靠,施行“保塞内附”的政策,这帮人已经在中原皇朝统治下混迹几百年,汉化不可避免。

    曾经在洛阳当人质的匈奴首领刘渊,更是以学问渊博著称。

    如若不然,他称帝的时候也不会自称是汉朝刘氏后代,伪称继承的是大汉事业,建立起一个伪汉政权。

    眼下,刘晃之所以答应黄闻仲的请求,是因为平原郡战事焦灼,前线将士颇有折损,需要补充兵力。

    他们这趟进入济南郡,除了劫掠财物、粮食供给军需,还有掳掠人口的任务。

    带回去的人口,一半用于攻打城池,消耗守军箭矢与器械,填充沟壑,另一半则会归入军中,吸纳进自家队伍,扩充实力。

    前者用普通百姓即可,反正是一次性消耗品,不用太讲究,后者则最好是本身就有战力的大族私兵。

    刘晃已经得到黄家投靠,有了几百战士与青壮,但资源这种东西没人嫌少。

    若能再得到杨家臣服,不仅可以获得大量财物、粮食,兵力也能增加不少,刘晃回去后说不定能升为正千夫长。

    黄闻仲得了刘晃允许,率领十余骑加速前奔。

    “父亲,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游说杨家?他们是死是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黄闻仲的儿子黄靖,很奇怪地问道。

    历城县四大家族,并非一团和气,互相之间有联姻的亲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