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轶事

    第7章 轶事 (第2/3页)

   当井渊出战后,确实遏制住了也先的进攻,继而缓缓图之,寻找机会。

    也就是因为如此,王振看到了胜利就在眼前,便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

    朱祁镇,你忘了吗,你忘了你跟你老爹说过的话了吗?

    朱祁镇永不敢忘。

    就这样年轻的朱祁镇立即上头。

    “唉,成国公啊。你说的这些都是我们行军打仗时候做的部署,可现在是皇上御驾亲征,到时候你说的算啊,还是我说的算,都不是,是皇上说的算,也可以说是王振说的算。”

    “行军打仗岂是儿戏,皇上即便年幼也深知其道理,决计不会听取王振的谗言。”不过说到后面成国公朱寿的声音渐渐小了一些,看来他心中也有了些许的怀疑。

    “那老国公是怎么想的。”

    “随机应变吧,我张家世受皇恩,绝对不会允许瓦剌长驱直入,让大明有颠覆之危险。”

    成国公站起身朝着张辅行了一礼说道:"朱寿一定听从老国公调遣,即便是落了个欺君之罪名,也在所不辞。“

    张辅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他又何止不是冒着风险。

    太后让年幼的皇太子给自己说这些话,一是因为她作为太后不方便讲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告诉英国公在事后不要供出本宫。

    性命荣耀虽重,但国家社稷更重。

    张辅站起身说道:“来了,去请泰宁候,平原伯,襄城伯,修武伯过府议事。”

    既然想干,就要干一把大的。

    …………

    这边张辅开始了他的战前安排。

    而此时的朱见深却站在宫殿的门口,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若有所思。

    土木堡之变对于大明朝的影响太大了。

    勋贵的集体覆亡,导致五军都督府大权旁落,文官执掌的兵部成为了军队的实际操控人,自洪武朝,永乐朝一直延续下来的平衡被打破,文官集体彻底做大,武人的出头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