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朝见

    第99章 朝见 (第2/3页)

条路若是走错了,大明便再也没有了锐意改革进取之心。”

    一个时代的人杰实际上都能看出自己国家的弊端,但为政者却从未想过改变。

    有些人是对自身能力的不确定性,怕自己的大张旗鼓的改,变,若是失败了,后人就再难去撼动这些陈规旧法,也有很多人都是想着,得过且过,反正自己这一代还能正常运转,就不要想着上百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事情,当然这种想法的人占了一大部分。

    “可若是不走,怎会知道走错了呢?”朱见深的脸色很是坚定。

    实际上最初的朱见深也是很惶恐,有的时候也在想着,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自己是否有能力将其带向辉煌呢。

    他也曾迟疑过,也曾迷茫过,也曾退缩过。

    不如自己就当一个太平的皇帝好了,玩玩瓷器,年纪到了找个相貌端正的皇后,几个漂亮妖艳的妃子,这不是大多数男人想要的终点吗?

    可在短暂的迟疑,迷茫,退缩过后,换来的是一次次更加坚定的内心。

    他既然来到了这个地方,成为了大明的皇帝,就应该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这是他无法逃避,推辞的。

    …………

    在大明北上灭亡北元后,高丽国也发生了变化,其大将李成桂推翻了高丽王朝,为了获得大明认可,遣使节到南京请洪武皇帝赐名,而洪武皇帝便从古名中选择了朝鲜,并认为“朝日鲜明”颇为文雅,便裁定下诏,高丽王朝更改为朝鲜国。

    李成桂称王后,事事跟着老大哥大明,以儒家治国,学习传统大汉文化,儒家思想也取代佛教成为了国家的治理理念。

    朝鲜国王的作为也被大明洪武皇帝将其列为了不征之国。

    他们每一任的君主继任之后,都要遣送使节到北京城来,告诉大明皇帝,我们换个王,并让大明皇帝对其进行册封,不然这个王当着合法性都不足。

    而现在朝鲜国内却是李瑈掌权,也就是现今朝鲜国王的叔叔。

    在成化三年的时候,李瑈曾经到访过北京,不过却没有见到大皇帝陛下,而是由礼部的官员接待,并如愿见到了于谦,不断的透露着朝鲜国内,君主幼小,朝中不安稳,实际上是想试探于谦对此事的看法,能不能支持他稳定国内局面,甚至取而代之。

    于谦听着李瑈的话,还以为他在暗讽大明呢,便出言教训了几句,李瑈在大明唯唯诺诺,说着一定要好好的辅助自己的侄子,稳定局势。

    可这家伙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回到朝鲜,在大明成化四年的时候,就发动了癸酉靖难,将朝鲜国王身边的安平大君,以及重臣金宗瑞的朝中势力肃清,彻底架空了朝鲜国王,独霸朝鲜小朝廷。

    现在的朝鲜国王只是个幌子,所有的事物都是他这个首阳大君来一手操控。

    而现在明军在朝鲜境内修建着他们的城墙,堡垒,这让首阳大君很慌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