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天子何处寻

    第660章 天子何处寻 (第2/3页)

……

    可能是看得多了,于谦也没什么兴致了,还没有到交州城呢,便改变了主意,想要回到大明去……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目的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

    又是一年新年佳节。

    北京城洋溢在新年的喜悦中。

    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都是如此。

    乾清宫中,朱见深还是照常的查看着宗藩的新年奏表。

    朝鲜三王,襄王,汉王,平王三个人的贺表,朱见深可是看的很是仔细。

    他们在朝鲜会成为大明在朝鲜统治的基石。

    用了半个时辰看完贺表之后,朱见深又饶有兴趣地拿起了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天子何处寻”。

    这也是一本话本。

    顾名思义,说起天子何处寻,好像就是在提太上皇,因为现在在民间对于太上皇的猜测,还一直存在。

    虽然书中的主角是大唐一个不存在的君主,可朱见深看完之后,就知道这本书写的就是自己的老爹。

    经历太像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了过审,才安排了一个大唐不存在的君主皇帝。

    而这本话本也是成化十五年最为火爆的话本。

    话本的笔者一本话本疯狂敛财,二十五万两白银。

    这是一年赚的。

    整个市场有多大可想而知。

    大明朝安定了十几年。

    对于百姓来说,朝廷仁君临朝,想着念着,大明的劳苦百姓,持续数量的仁政,在普通百姓的心中为皇帝树立起了朱见深牢不可摧的地位。

    因为新税制的推广,普通百姓的赋税点越来越低,每家每户每年可省下两个人的口粮,十几两的银子。

    以前义务徭役,现在也可以赚点银子了。

    因为日子渐渐有了起色,物质方面的丰富,也让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便大了。

    这个时代又没有更加直观的电影,只有话本这种类型的表达方式。

    文坛市场有了很大的需求。

    诸多的话本与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头来。

    各种类型的都有,灵异类型的书生碰女鬼,狐女找郎君,讽今纪事的官员“雅文趣事”,历史大戏话本也有,什么隋唐演义,两宋风云。

    这三类都是普通百姓最爱看的。

    朱见深将其定义为大明成化热榜,并且自己也有了一个归类。

    成化十三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