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尾章(3)摇钱树

    第900章 尾章(3)摇钱树 (第1/3页)

    此时的徐有贞走的虽然慢,但却很稳,在两名美若天仙的女子搀扶下,他走出了徐府,而后又在两个青壮年帮助下,坐上了轿子。

    明朝官员坐轿子在这个时期是不被允许的,而徐有贞能够乘轿,是朱见深的恩旨破例。

    当年大明开国之后,曾制定了严格管理官府的交通工具如车、船、马、驴等,轿子不在官员出行之列,其出发点除了“定贵贱,明等威”体现等级观念外,还有使官员养成节俭习惯,节省行政开支,减轻民众负担之意,太祖高皇帝出身卑微,曾在开国之后,言:“衣帛当思织女之勤,食粟当念耕夫之苦,必念农之劳,取之有制,用之有节”

    当然这是制定不能乘轿的一个官方借口,不管怎么说,两宋时期轿子已经成了官绅王公贵族的出行工具了,而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还有另外一个考量,就是大明以武开国,太祖高皇帝不想让这些当官的过得太舒服,太安逸,才对乘轿种种制约,不管文武官员,只能骑马乘车,不能御人坐轿。

    当然,这个不能坐轿子的祖宗家法,在原来的历史中,是在明孝宗弘治年间才被取缔的,而在弘治年后,即便是武官也开始乘坐更加舒服的轿子了,这算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此时,满朝文武,得乘轿殊荣的也就只有徐有贞一人……

    紫禁城。

    时间仿佛对这座庞大的皇城,没有一点点影响,当年,出入宫城的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可他还在这里,没有一点点变化。

    见证着中枢的变动,也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徐有贞乘轿到了前宫之后,便下轿步行,在徐府,在外面官员的眼中,他表现的是一个垂垂老矣,命不久矣的形象,可到了皇宫之后,周边没人之后,走起路来,竟然有一股虎虎生风的感觉,不像是个七十来岁的老者走路……

    乾清宫中的布置跟十年前没有什么区别,坐在御案前面的往昔少年天子,越发的成熟,健硕。

    朱家父子爱用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