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有隆中对,今得门前对

    第2章 古有隆中对,今得门前对 (第1/3页)

    “荆.......州?”

    刘备一愣,旋即苦笑,“先生,荆州可是有主之地呀。”

    “荆州牧景升公可是和备一样,同为汉室宗亲,难不成,是让备投于景升公门下?”

    刘备没有表露不悦,只是客客气气地表达了拒绝。

    张明微微一笑,这就是刘备。

    如果张明不解释,这听上去,的确就像是让刘备投靠刘表的意思,就像他之前投靠曹操一样,不过换了个人罢了。

    可实际上,张明是让刘备夺荆州。

    但是他清楚,直接告诉刘备,以刘备仁义的性子,肯定不会答应。

    毕竟仁义,是刘备的立身之本,是在这乱世得以生存,招揽了一帮文臣猛将,最终建立蜀汉基业的基础。

    同样。

    这也是张明三年前魂穿东汉末年,一番筹谋后,决定辅佐刘备的原因。

    跟着这样一个仁义的主公,心里头踏实呀。

    放眼整个东汉末年,最终建立一方基业的,无非曹操,刘备,和孙权。

    曹老板呢,没得说,实力最强。

    可惜曹老板好梦中杀人,又好借汝头颅一用,心思太重。

    更重要的是,张明来晚了,如今的曹老板,谋士集团差不多已经满员了。

    至于孙权,不好意思,孙策还没死呢。

    要知道,孙权继位后,对亲孙策的那一批老臣,可没少下狠手呀!

    而且孙十万之名,实在让张明不敢与之为伍。

    最终剩下的,就是刘备了。

    这是一个为了兄弟,不顾群臣劝阻,不顾孙权求和,也要尽起全国之兵,为兄弟报仇雪恨的真男儿!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刘备对待下属极好,投身刘备麾下,张明才能愉快的摸鱼呀。

    如今刘备欠缺的,就是一块根基之地!

    而张明选择这个时间点来辅佐刘备,也是精心挑选过的。

    首先便是刘备在许都得献帝承认,录入宗谱,称为皇叔,名望达到了顶峰;

    其次是衣带诏,任何人和曹操对抗,大义上都是与汉室为敌,只有参与衣带诏的人,才是师出有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