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频年不遇——依稀有个卿卿(2)

    第十一章:频年不遇——依稀有个卿卿(2) (第3/3页)

不知晴雯那丫头有没有被分到宝玉身边?

    只是随后又失笑摇了摇头,罢了,那晴雯可是贾母特意留给宝玉的。

    ……

    处理完青儿的事后。

    贾琮便一如以往,轻车熟路地去宁国府会芳园内练箭。

    对于王熙凤的安排,他自然知晓这凤辣子没安好心,但他并不着急。

    事情总需要一件一件地慢慢来,只要一切都在进行之中即可。

    会芳园内的天香楼、逗蜂轩、登仙阁三处,风景最美。

    再过几年等贾元春省亲时,东府的会芳园便会与西府东大院合并,然后就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大观园。

    天香楼前一片郁郁葱葱的桂花林子,是取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遂命名“天香楼”。

    楼下偏墙处一带空旷草场地上,贾琮左手持弓,右手搭箭随力而松。

    手中的箭“嗖”的一声飘出大几丈外,一时箭势如锋。

    可惜却是个银枪蜡头,箭杆如断线的风筝,还没碰到靶子,便半路落了下来。

    “哈哈…….”

    正在饮宴喝酒的贾珍、贾琏、贾蓉等人皆是笑出了声。

    他们在场地上披毛毯、宰猪羊,累了就坐下喝酒、划拳,很会享受。

    “身体确实弱了点,不过亦有所进步,十天前,连30磅的弓都拉不开。”

    贾琮面无表情的回头,认真解释道。

    贾琏笑着附和:“在理,琮弟确实大有长进了。”

    他对这个弟弟原本就没有什么成见,但两人关系也一般,不好也不坏。

    毕竟贾琏、贾宝玉是荣国府高层默认的大房、二房继承人。

    贾琮虽有所转变,但也从未表露过争斗的心思,只是读自己的诗书。

    二人之间没有利益纠纷,贾琏就更无心瞎想了。

    贾珍一捋胡子:“琮哥儿,你也不能老是抱着四书五经读。

    古圣贤亦有礼六艺,咱们功勋之家,真不该忘本。”

    这话从贾珍嘴里说出来,贾琮直想发笑,却忍着没笑出来。

    单从外表去看、言行举止,贾琏和贾珍、贾蓉等人哪里像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

    一个个人模狗样,温文尔雅的样子。

    但他却很清楚眼前这几人到底是个什么牛马骡子。

    贾琏喜欢乱搞,脏的/臭的/破鞋都要,除了不搞良家女子外。

    至于这贾蓉,不轨之心觊觎继母已久,还乱搞两个姨妈……

    至于贾蓉他爹“贾珍”,扒灰嘛…….

    不过......

    有多少男人对贾赦、贾珍之流大放厥词,站在道德制高点痛批之时。

    嘴上一边谩骂,心里却是在一边羡慕嫉妒恨的?

    对此,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贾珍的话,贾琮不过一笑而过,并没有出口讽刺的打算。

    他们终于也和自己无关,他目的很简单,只是来锻炼体魄的。

    长期坚持下去,身体才会逐渐好起来,毕竟一个小小感冒,换在古代也会要命的。

    随意和贾珍等人聊了一些没营养的话。

    贾琮也顿感疲惫了,贾蓉见状很会来事道:“琮叔,不如先到上房歇会儿?

    横竖离掌灯还为时过早,待会吃了饭回去也不迟。”

    东路院到贾母院都要坐一小段时间轿子,而西府到东府的会芳园,就更远了。

    况且此刻已是大汗淋漓,贾琮皱眉想了想,便道:“也好,就是麻烦你了。”

    “琮三叔客气,都是一家子人。”

    贾蓉领他往南出了垂花门,刚走到门口。

    就见到妻子“秦可卿”同丫头瑞珠捧了几件貂皮里子大氅,袅娜而来。

    “你们怎么回来了?今儿天凉,我备了几套外罩送过去。”

    贾蓉瞥了她一眼,平静回道:“琮叔有些乏累,我准备带他去客间歇息。”

    秦可卿抱着手中衣物,闻言眸光一闪,随即刹那明了:“我晓得了,你自回去吧,我带叔叔过去。”

    “好。”

    贾蓉从她手里接过大氅,面色无悲无喜:“母亲那里最近可有事?你的病可好些了?”

    秦可卿没去看他,低眉说道:“都无事,我这不过是小疼小病的算得什么。

    我让宝珠备了热水,回来记得洗,剩下的珍馐我自去处理,丢掉了不如分发给下人。”

    贾蓉点点头,转身离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