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十二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3/3页)

    笑林广纪的原作者笔名是“游戏主人”,一群清代的文人所著。

    贾琮夹带了点私货,将笔名改成了“兰陵笑笑生”。

    这本笑话集自然也沾了些颜色,但是乐而不银,就像《诗经》里的思无邪。

    黄俊郎倒不担心被查封,根据他的经验,首发卖半个月至少能赚上百两。

    这个时代还没有版权概念,同行见利加以印刷,官府都不会管......

    翻看半天,黄俊郎都不时捧腹大笑。

    这本书写得真不错,不仅幽默有趣,讽刺世人是真狠哪!

    “巡城陈老爷来了!”

    外面的伙计突然一声大叫,吼得黄俊郎顿时一个激灵。

    他连忙起身跑了出去,磕头行礼,笑哈哈道:“哎哟,陈老爷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快请!”

    西城巡城御史陈东生带了几个五城兵马司的衙役。

    闻言,眼皮子淡淡一瞥,没有说话,径直走进黄记书行抽查一番。

    看见茶案上放着一本笑林广纪的书,素爱藏书的他来了兴趣,便随手翻看几页。

    谁想,刚看了一页就笑了,第一页的故事是讽刺某些县令的昏庸无能。

    陈东生差点笑出声来,发现黄俊郎在侧,又赶忙清咳一声,手不释卷。

    黄俊郎本就是商人,察言观色自是在行。

    正暗喜既能得陈御史青睐,往后不就多了个宣传。

    黄俊郎二话不说便要送他,陈御史却坚持付了钱。

    同时警告他不能乱卖不法书籍,黄俊郎连连点头称是。

    都察院是三司法之一,五城都察院下辖五城兵马司。

    大楚朝京师东/西/南/北/中,每城都有一个巡城御史,为正七品。

    专管御下诉讼案件、缉捕盗贼、查封等事,天子脚下,更为严厉。

    陈东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西城路人皆知。

    陈东生为了政绩,时不时便亲自带人来查一些不法事件。

    有不少围观民众远远议论着,只见陈东生上了鸳鸯楼。

    众人不觉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很清楚这鸳鸯楼平日里都是些什么人光顾。

    有顺天府的诸生、国子监的监生、秀才举人等。

    凡是在京的小官员、士子都有几个常来酒楼召妓。

    败坏士风、城文风貌,人们知道,如果被这位陈判官逮到。

    那么,明日陈御史喷你的奏折就会递到皇帝陛下的御案前。

    御史——官小权大,六部尚书都敢喷,还有什么不敢的?

    陈东生一脸铁面无私的上了鸳鸯酒楼,便饶有兴趣的继续品茶读起笑林广纪。

    旁边桌的几个便服公子哥见到他,立刻吓得坐卧不安,同时各自眼神中又带着怨恨。

    这几人便是提督公子、薛蟠(宝钗哥哥)、冯紫英,皆是功勋后代。

    贾琮正好也在此楼与三位掌柜聊风土人情,不惜重金请了美酒佳肴。

    高富全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没想到贾公子小小年纪,却这般世故老道,不来递铺行做生意可惜了。

    只是小老儿也赔本了,悔恨当初心急之下去借了那来旺的印子钱,八分利银呐,咱们十几个兄弟都跑了。”

    田有福更不必说,在京郊买了一块地、雇佣佃户。

    结果,单是因为王熙凤的印子钱,便赔得倾家荡产。

    他只顾胡吃海喝,虽不说话,但一来二去,他们与贾琮也都算熟了。

    贾琮静默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也礼貌性地看向对方。

    酒菜一律让别人先行,虽是初次见面,可三人不约而同的都对他颇有好感。

    看着高富全手里的旱烟。

    贾琮亦有些恍然,想到前世吐烟圈的场景道:“三位慢用,在下就先告辞。”

    贾琮下楼时,眼光忽瞥见挨着楼梯口的那一桌。

    那位陈御史看的书很眼熟啊,好像是我的笑林广纪?

    贾琮扫视一圈才发现陈东生一来,楼上的人都走光大半了,酒楼掌柜也很无奈。

    出了鸳鸯楼。

    铁牛问他去哪,贾琮抬头看了眼湛蓝的天空,才到午时。

    “你再带我去逛逛城郊,回来时顺便看看青儿,明儿一上学搬出了院子,就没有悠闲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