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贾代儒的考校

    第十四章:贾代儒的考校 (第2/3页)

试屡试不中。

    在古代花甲之年的老童生并不稀奇,科举之道举步维艰,远胜于后世的高考。

    贾琮全程正襟危坐,在课堂上认真听取贾代儒讲解的《诗经》。

    不像其他顽童一般敷衍了事混子日,遂颇有心得。

    一直到申时末。

    整个学堂闹哄哄的,私塾下学了。

    廊道上人潮涌动,一时间犹如出笼之鸟。

    铁牛提着包裹跟在身后,主仆二人行出门外。

    贾琮叫他准备五两银子,并说道:“我们暂不回府里,先去太爷门下拜见。”

    ...........

    三面围墙,从私塾出来正对宁荣街的里巷北方。

    东面鳞次栉比,呈一律青瓦小屋。

    其中一间二进院落,有东西两间厢房,南为阴,北为阳。

    正房用作客厅,丫头只有一个,这正是贾代儒的家。

    “琮儿何必如此破费?”

    贾代儒放下书经,将这个贾氏族孙迎进客厅。

    命丫头上茶来,嘴上应承着,银子推辞两遍却默然收下了。

    “太爷身为孙辈的授业恩师,收些贽见礼,理所应当。”

    贾琮在下首落座,继续说:“何况太爷又是族亲长辈,晚辈孝敬——理所当然!”

    贾代儒一家的生活水平虽比大多数平民优越。

    但要与宁、荣二府相比,简直是凤凰和丑小鸭。

    原著里贾代儒的孙子“贾瑞”胆大包天,觊觎堂嫂王熙凤的美色。

    后被王熙凤设下的“相思计”害得落病而亡。

    期间贾代儒连给孙子买人参的钱也出不起,最后还是去了西府求助.......这些信息。

    贾琮自是了若指掌,心知贾代儒定不会拒礼的,他这么做自然是存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听闻这贾琮近来转了性子,果真不假。”

    贾代儒轻捋胡子,遂主动问道:“你可有事相求?”

    “望太爷明鉴,族孙今日前来确有冒昧,不过......”

    贾琮起身作揖道:“此番登门是想请太爷代为转告家严,族孙想要参加壬申年的县试。”

    “下场今年宛平科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