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难得日常生活

    第七十六章:难得日常生活 (第2/3页)

   说罗奇才他们已经“代为处理”、不用担心之类的云云。

    贾琮虽不知绣衣卫为何帮他,但岂不明白,个中肯定另有缘由。

    说来关于陈静雯的事,贾琮所知是不详细的。

    毕竟,他不是身手高超的皇家密探。

    纳闷一会子。

    此事总算有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也就作罢了。

    院试名次放榜尚有几天,批阅期间。

    陈东生是不会面见考生的。

    拜别完刘华、沈郜、王浩、秦钟等人。

    贾琮主仆三人,径直回了荣国府。

    古色古香的书房。

    贾琮临摹颜柳书贴,嗅着晴雯的处子幽香。

    “晴雯,靠过来一点,让我看看你书法精进了没?”

    晴雯灵巧地斜签身子坐在半边,嘟囔道:“大老爷发话了,派人一天一次地去宛平看榜。

    大太太说,假使你中了秀才!

    老太太不摆宴席庆祝,咱们东路院自己摆。”

    不知道那篇八股文能否过关?

    贾琮也有些略微的忐忑:自信心是一回事,中不中又是另一回事。

    再怎么焦急也只能等了,要是他十二岁中秀才。

    就破了本朝赵北斗十三岁中秀才的记录。

    过分担心也无谓。

    贾琮平静下来点头,借指导她书法的机会。

    倾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晴雯雪白的脖颈。

    贾琮琢磨道:“削肩膀水蛇腰,晴雯身量已经展开了。

    换作前世这种美女哪有我的份?

    不是跟着大款,就是被黄毛祸祸。

    所谓女大三抱金砖,再过一年晴雯就满十六。

    实打实的大姑娘,要不要吃了她?”

    话分两头。

    贾赦对于贾琮的院试,还是予以关心的。

    这几日里,天天询问邢夫人;

    “有结果了吗?”

    “上榜了吗?”

    邢夫人唯唯诺诺,只得每天询问王善保一遍。

    命令他带人去看榜。

    不久。

    有几个小厮传话回来:由于院试考卷数量可观。

    学台大人考核严谨,业已召集各县知县帮忙。

    听衙门的书办说,这个县的知县。

    只能看那个县的卷子,陈学台作为把关之人......

    总之估计三天后才有结果。

    正是这般,荣国府陷入了等待之中。

    好多人都在等。

    当然,这个事只是他们生活的插曲。

    荣国府的主子们,享乐还是不耽误的。

    充分发扬了享乐主义至高无上的生活作风。

    贾赦此人也是有一点复杂性的。

    就在于红楼之中贾宝玉快要被马道婆施法咒死。

    作为亲生父亲的贾政都放弃了,唯独贾赦不听。

    还在想方设法救宝玉。

    父为子纲的观念在封建大家族是根深蒂固的、天经地义的。

    没人觉得不合理,因为他们每个人从小都这么过来。

    不止女人是弱势群体。

    封建社会作为儿子的,都比较弱势。

    贾宝玉对贾政,也是有心理阴影的。

    自然还有一层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

    贾赦对小儿子贾琮的态度,肯定高于贾迎春。

    贾迎春对于贾赦来说,就是一件随时可以买卖的货物。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生女、养女不仅指望不上报恩。

    还要倒贴钱,对于这些没人性的人来说。

    自是不喜而冷淡。

    更深的一层。

    便是贾赦这败家玩意儿,花钱如流水,坐吃山空。

    小老婆一个又一个,荣国府后代草字辈的人谁还有爵位?

    故此。

    与其说贾赦关切贾琮,不如说贾赦的所作所为是一种投资。

    期望贾琮日后给他带来高收益。

    而投资这种东西,历来不会讲感情。

    资本的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这些也是贾琮日后必须应对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两世为人。

    贾琮不仅仅是要做张居正:张居正很会谋国,却不会谋身。

    张居正死后!

    长子自杀。

    次子充军。

    三子被严刑拷打,就差被人刨坟鞭尸了。

    贾琮的真正目标,是超越张居正!

    .......

    .......

    炎炎夏日的无情不下于冬日寒风、秋日严霜。

    烈日如火。

    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府邸的每一寸砖石。

    回廊的每一处角落、穿堂的每一道缝隙。

    甚至连黛色的瓦片也仿佛被烤得微微发亮。

    本来显得破败萧瑟的小院。

    自从贾琮入住后,焕发新生、枯木逢春。

    葡萄藤叶、芭蕉枝叶冉冉。

    天井碧波荡漾。

    曹达华远远地在树后扎马步、举石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