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帝王一怒!

    第八十九章:帝王一怒! (第2/3页)

    越冷静,越能把事情处理好。

    人如果对自己有超强的自制力、对自己比别人狠。

    那就成功了一半。

    铁牛几人默默地跟随贾琮返回。

    自家小爷办事,向来自有主张。

    他们例不插口。

    贾琮想了想,欲回南城秦家歇一晚。

    待明日再看看情况,马鞍上两腿本来酸疼了。

    当初学骑马不知磨破多少次,此时却浑然不觉。

    马蹄声嘚嘚,快速行入南大街道。

    迎头突然也有几匹马驰来。

    马上亮着纸糊灯笼,依稀可辨飞鱼服、绣春刀。

    “已快到宵禁之时,你们怎么还逗留?”

    当先一绣衣卫面无表情地严厉责问。

    京师的治安是锦衣卫、九门步兵、巡捕五营。

    都察院五城兵马司共同分城治理。

    无巡城御史在,五城兵马司也归锦衣卫调遣。

    绣衣卫职责是缉捕、治安、站岗。

    并非每个绣衣卫都是厉害人物。

    除了密探。

    也有可能是站岗的大汉将军、或者修理下水道的。

    外城的宵禁其实没有内城严格。

    东富西贵。

    很多贵族大家庭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他们也不敢管,也就吓唬吓唬无权市民。

    贾琮按住喜意,应声道:“在下乃西城荣国府之人。

    这就回家了,军爷可识得徐百户?”

    那领兵的绣衣卫本想问“西城人为何夜行南城”。

    可当听得贾琮话中有“荣国府”、“徐百户”几个熟悉的名字时。

    生生扼止住,回头传了几句话。

    等了一会又有一队巡逻官兵过来,当先的正是徐彪。

    徐彪是京里当差的,几次出差有功。

    目今如愿以偿地升为千户。

    他一手按绣春刀,一手提缰绳,昏暗中驰过来绕贾琮等人一圈。

    号令后面官兵道:“你们去前方巡逻,这位真是贾府公子,我认识。”

    那些官兵领命而去,徐彪才换了脸色,提高灯笼照过来。

    “贾公子这般夜行,恐怕太不安全......”

    “承大人关照,不知大人能否找个地方说话?”

    贾琮试探地问道,罗奇才之死。

    徐彪可是卖了他个人情,这种人可不会无缘无故卖人情。

    这说明他贾琮对他有些用处、价值。

    “我正有此意。”

    徐彪颧骨凸起,挤出笑意:“前儿豫亲王的长府官还叫人找你,我听到了。

    说你好像又与秦郎中游学去了,他们才罢休。

    估摸过几天你会得到消息,就去秦府吧。”

    找到了一位绣衣卫旧识,密折的事,贾琮终于定下心来。

    ......

    ......

    油火充满秦府耳房,驱散了初秋的晚间冷意。

    案上放茶、醒神香提神。

    秦钟屁股后放秃掉的铁椎。

    一根粗绳的一端拴在头发上、一端拴在梁上。

    秦可卿于炕上手持时文书卷无所事事地看着。

    秦海跟回来,贾琮驱步进门。

    秦可卿眸光一亮,连放下书卷,婀娜多姿地起身:“师弟回来了你师父呢?”

    “先生有事未归,我带来一个人来商议点事衙门里边的。”

    贾琮好笑地看向秦钟:“还准备真下功夫了?”

    “那是头悬梁,锥刺股非如此不能高中。

    还是拜你所赐呢。

    既是衙门里边的人,我不便出去。”

    秦可卿解释完,柔声又问:“师弟把这儿当家好了,可吃过了?”

    “嘿,忙了一天又是跑了一天,待会再看看吧。”

    贾琮笑了笑,点头出去。

    秦可卿招手吩咐丫头:“厨房还剩着。

    去端两碗莲子羹,热一下加碗酸梅汤。”

    客厅坐定。

    徐彪腹不饥,并不吃。

    贾琮予他说了秦业密折之事,从袖中拿出来。

    徐彪目光幽火般地盯他一阵。

    贾琮在他目光下,依然安然。

    “既是圣上的私事,自当由我绣衣卫递进。

    还请公子守口如瓶,不要说与任何人知道。”

    徐彪娓娓道来,警告意味却很明显。

    “大人过虑,我一向不多嘴。”

    贾琮拾起小勺挖一勺羹,自己先吃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这是本分,来日有公子关照我的时候。”

    徐彪收了密折,连夜匆匆出府。

    他的绣衣卫腰牌,明日一开门就可直达大内。

    贾琮不用嚼,囫囵吞枣地咽了莲子羹,清苦。

    再喝了酸梅汤,解了一日之饿。

    秦可卿玉手扶门,挪步进来坐下:“好吃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