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章:险些遗忘的手艺!

    一百三十一章:险些遗忘的手艺! (第3/3页)

不是刻意讨好。

    但态度很恭敬:“贾修撰还没有妻子吧?

    我料想没有,因此未多制一份!

    若有,明儿补上。”

    “未曾娶亲。”

    贾琮道:“两位出差辛苦,请进去歇歇。”

    “那等娶亲了,另封。”

    那主事摆手:“喝茶就不必了,我还忙。

    贾修撰前途无量,即便是进士!

    谁也没有一来就六品官的,瞧我这吏部主事。

    稽勋司又没啥大权,九年通考才能升迁......

    状元及第,实在羡煞旁人啊。”

    “不错,三年一考课,六年一考察。

    九年一考满,唯有翰林院例外。

    翰林院升官,特别快!

    以修撰、检讨、编修、庶吉士来说。

    可以升侍读、侍讲、科道、六部郎中、寺院少卿。

    等再过几年,就能参加会推、廷推入阁了。

    光宗耀祖,莫为此甚。”

    司礼监随堂都羡慕不已。

    他倒想封妻荫子,可惜没有妻也没有子。

    太监的对食、干儿子可不算。

    封妻荫子。

    对于士大夫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封妻。

    就是妻子可以接受男性官员的同等诰命。

    荫子,则是按照官员品级,减去四等八级。

    比如正一品官员,能荫子为正四品。

    贾琮是从六品,减掉四等!

    是从十品,按九品十八从,没有十品。

    只能做不入流的官职了.......当然他还没有儿子。

    需要指明的是,荫子是有禄无位。

    只能吃一份皇粮,没有实际权力。

    就像贾琏的五品同知那样。

    ——————

    贾赦白天关起门来高兴了一天,当晚又遍发请帖!

    大摆宴席,京城王公勋臣,达官显贵。

    或者派子孙后人赴宴,或者索性吩咐奴才送礼。

    即便如此,这次状元晚宴的规模。

    与当初中秀才相比,犹如宵壤之别。

    上酒水饭菜的丫鬟、婆子连绵不绝。

    流水席直摆到了外仪门,鲜花著锦,烈火烹油。

    贾母因为早间宝玉和黛玉的事闹得不欢,而兴致不佳,索性并未参宴。

    盖因今年有一位老太妃死了,贾母王夫人等命妇还要进宫守孝。

    礼部颁布敕令,赦免官家所有戏子。

    不准叫堂会!

    而且今年四月下旬,刚刚在贾琮中状元之后。

    贾敬因为吃丹药而死,贾蔷承办丧事。

    待宴会尾声,客人散尽,只剩下亲戚。

    投靠而来白吃白喝的邢忠道:“如今琮哥儿也该议议亲了吧?”

    “瞧舅老爷说的,国孝一层,家孝一层。

    这期间不能嫁娶、不能唱戏。”

    王熙凤故意托长腔调,俨然讽刺邢忠这个乡巴佬。

    不懂规矩,不懂礼法。

    古代也是有城乡隔膜的,河北城里人称呼乡下人为“柴头”。

    苏州则是;“鹅头”,充满鄙视、讽刺、看不起。

    城里人又以京城的优越感最强。

    东林党人朱国桢记载过一个真实案例。

    那时一位吏部尚书大街坐轿!

    一位大妈不让路,奴才呵斥要打。

    城里大妈破口大骂:你这种蚁子官,老娘见得多咧。

    骂完,扬长而去。

    刘姥姥进大观园,亦是倍受取笑、嘲讽。

    邢忠讪讪干笑,出身微末的他。

    自然有种自卑心理,不敢还嘴。

    邢夫人暗暗对儿媳妇翻个白眼,邢忠是她亲哥哥。

    这不是不给她脸么?

    不过邢夫人也不在乎这个脸!

    面对娘家兄弟一家,什么都不给。

    邢夫人心里腹诽,嘴上挤出笑容。

    “国孝家孝,不能嫁娶,定亲倒是无妨的。

    等过了孝期,再明媒正娶就行了。”

    “想做状元妻子的千金小姐,在京城里可多着呢。”

    忠靖侯夫人敬酒。

    贾琮早松了一口气,因为刚好赶上国孝、家孝。

    他暂时就不用考虑娶妻的事情了,先好好当官再说。

    而且他房中又有晴雯、香菱足以调情怡性。

    并不是多么渴望女人。

    况且十五六岁的年纪,才是男人雄性激素分泌的初阶段。

    往后才能呈正比例增长也需要节制。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这事往后再议吧,还得听听琮哥儿的意见。”

    贾赦抚须皱眉,他这么做绝对不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

    而是挥霍无度的贾赦,开始缺钱了。

    贾琏也是天天缺钱,花天酒地。

    他准备再过几月,就向儿子要孝感敬钱了。

    古代官僚的收入。

    不是俸禄也不是田庄,而是收礼。

    肯定会有人给贾琮送礼!

    像今天不就收了好大一笔礼钱么。

    根据法国人的统计。

    天朝封建社会晚期,官员收礼的银钱收入。

    是俸禄的十三到十九倍,这是合乎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