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爆发力

    第六章 爆发力 (第1/3页)

    索顿和甘国阳几乎同时起跳,索顿是个强壮的白人内线,身高6尺10,和甘国阳差不多。

    但甘国阳的双腿显然更有爆发力,起跳准备时间更短,率先碰到皮球,正好拨给了约翰-斯托克顿。

    比赛正式开始,索顿落地,准备去后场进行防守。

    然后他就看到,甘国阳已经一个加速冲到了前场,朝着三秒区冲去。

    “谢特…”

    索顿心中暗骂,马上低头加速猛跑去追甘国阳。

    然而斯托克顿的传球已经精准抵达三秒区,甘国阳接球直接起跳,篮下双手暴扣!

    等甘国阳从篮筐上下来,索顿才将将赶到,正好到底线去发球,来的很及时。

    开局就是一个迅猛如电的快速进攻,食蚁兽队的球员都没反应过来,已经失掉了两分。

    肯尼迪体育馆内爆发出一阵欢呼,场边的啦啦队蹦跳了起来。

    “很好的开局进攻安排,出其不意。”菲茨杰拉德边鼓掌边说,他现在算是球队的助理教练。

    贝尔曼却说:“不是安排的,是他俩自己决定这么配合的。”

    贝尔曼在调校防守上颇有造诣,但对于进攻,他还在学习当中。

    在进攻上他充分放权给甘国阳和斯托克顿,让他俩去根据比赛形势去发挥。

    上百套的战术让他们去背,就是为了在场上能随机应变。

    贝尔曼的这套执教理念看似有些偷懒,却是属于他的最优解。

    在北桥中学他已经知道,当你的球队中有一个实力出众且头脑聪明的核心球员时,就不要用太多的套路去束缚他。

    从这点上来讲,鲍比-贝尔曼是开悟的很早的一名教练,他甚至开始学习用数据来指导球队战术。

    不过这点尚在开发中,他脑子里尚未形成成熟理论,更不用说投入实践了。

    冈萨加回到防守端,食蚁兽队和当时大多数NCAA球队一样,面对区域防守开始磨阵地进攻。

    贝尔曼的区域防守即便不是大师级,放眼全美也称得上是优秀一级。

    他的老师是圣母大学的名帅蒂格-菲尔普斯,以全场紧逼和半场压迫式防守闻名全美。

    他在1974年曾率队终结了约翰-伍登UCLA的88连胜,靠的就是最后阶段的高压防守和连续得分逆转成功。

    他在NCAA多次率队逆转,堪称大学篮球界的逆转之王。

    贝尔曼继承了老师对防守的理解,高压、逼迫,以酷烈的日常训练让球员对防守保持高敏感度。

    要说这样的防守有什么缺点,就是过刚易折,所以蒂格-菲尔普斯的球队经常大败。

    防守没找准点,或者对手状态好,就容易一溃千里。

    甘国阳在防守时却非常冷静和聪明,在北桥中学打比赛时,甘国阳就经常不听贝尔曼的指挥,靠自己的理解做出防守判断。

    他的特点恰好弥补了贝尔曼防守体系的缺憾。

    食蚁兽队实力很不错,他们通过反复传导球,在底边拉开了机会。

    后卫乔治-特纳甩开斯托克顿的防守,中距离的跳投出手命中。

    上个赛季两队交战,食蚁兽队75:61,14分的优势大胜冈萨加斗牛犬。

    甘国阳在防守中并没有积极的出来协防,而是蹲在篮下守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