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之不得

    第二章 求之不得 (第1/3页)

    流花体育馆是1956年设计动工,1957年建成的老体育馆,场地平日里举办最多的是乒乓球比赛。

    为了这场篮球赛,专门从香港运来了质量尽可能好的硬木地板,来保证比赛的流畅进行。

    不过施工的工人缺乏经验,地板在铺设时没有完全校准,地板质量也一般,有些地方翘起不平,球拍在上面会回弹力不够,或者改变轨迹,影响球员运球。

    即便如此,两队球员还是发挥了高水平,毕竟在NBA有些场馆的地板水平还不如流花体育馆。

    当比赛变成了甘国阳和乔丹两人的一对一时,地板在某些时候成为了增加两人对抗精彩度的道具。

    乔丹在运球突破时,球砸在了一块微微翘起的地板边缘,球朝着另一个方向弹去。

    乔丹不得不追球,捡球,然后转身一个超高难度的后仰跳投出手——球进。

    现场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个23号黑人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好,他的篮球动作如此优美,让人忽略了他漆黑的肤色。

    “运气不错。”甘国阳和乔丹说道。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桑尼。”

    乔丹从甘国阳手里接过球,再度左路突破。

    他的速度极快,但他并没有达到最快,他要留余地随时做调整。

    他用领先甘国阳半个身位的速度,突入篮下,空中折叠换手躲开封盖,右手上篮得手。

    现场再度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进球方式对当时的观众而言过于超前,看得真是脑子有些不够用。

    广州可以说是中国篮球群众热情最高的城市之一,从50年代开始各集体、单位、企业就有篮球队,各项篮球赛事多不胜数。

    后来动乱结束,全国各项事业全面恢复常态,广东地区的篮球生态如大火后的草原,迅速恢复了生机。

    不过当时中国的篮球发展水平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50、60年代靠着高中锋穆铁柱打出了一片天,到70年代,全世界的篮球运动员都在变得更高、更快、更强,一批又一批天才球员在赛场上涌现,高中锋的笨重打法开始逐渐跟不上潮流。

    而开拓者这10天的访华比赛更是让人们看到世界最高的水平的篮球,可谓又高又快又灵活。

    国家男篮主教练钱澄海从首都开始一路陪同,场场不落,他看的是喜忧参半,忧的是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差距太大。

    1979年所谓的美国大学生联队访华,中国队赢了两场。

    同年,NBA冠军子弹队访华,中国队能势均力敌输的有限,只输了11分。

    1982年,韩鹏山能和贾巴尔在球场上一较高下。

    这些友谊赛没有让中国队真正意识到和美国篮球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

    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国家队和真正的精挑细选的美国大学生奥运队比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