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郑和下西洋?

    第073章 郑和下西洋? (第1/3页)

    朱元璋的双眼微微眯起,他本以为自己的治国理念已然完备,但此刻朱雄英的一席话却如同一股洪流,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

    可是,永乐朝是个什么朝?郑和七下西洋又是怎么回事?

    大航海时代他倒是能通过字面意思大概理解,但是后面说的什么日本的金山银山之类的,就完全不理解了.日本蕞尔小国,地狭人穷,连用作货币的铜钱都需要找大明进口,哪来的什么金山银山?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至于什么非洲、美洲,更是不知所云。

    “大孙,这日本真有金山银山?”朱元璋将信将疑地问道。

    大明对于日本的情况,其实一直都不了解。

    实际上,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的尾声,当年后醍醐天皇领导的建武新政推翻了镰仓幕府,试图恢复天皇的亲政,然而由于新政无法满足武士们的利益,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所以足利氏统治的室町幕府登上了历史舞台,室町幕府在京都拥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后醍醐天皇则逃往吉野继续抵抗,整个日本的各地守护大名都选择各自阵营分裂为了两拨,开始了上百年的厮杀,这就是南北朝分裂的由来。

    而大明立国之初,因为海上交通的混乱,朱元璋主要是通过接收元朝留下的档案和记录来了解日本的,然而在元朝,代表日本来外交的,其实是南朝势力里面处于九州岛的“大觉系”,也就是怀良亲王,所以朱元璋由于信息误差,始终对于日本的政治局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而怀良亲王派来的使者,虽然也向朱元璋提供了一些关于日本国内情况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是为了维护大觉系的利益,所以都有意隐瞒或歪曲了真相。

    在种种错误的信息基础上,大明对日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只承认良怀为日本国王,并与之保持密切的来往,而拒绝接受其他势力的朝贡和交往,对于日本国内的情况,自然就成了盲人摸象。

    “当然,那个什么日本石见国的银山,一年就能产八百万两白银,还有佐渡国的金山,一年也能产黄金万两。”

    朱元璋的双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