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皇商们的屈服

    第202章 皇商们的屈服 (第1/3页)

    很快,客人们就都到齐了。

    “介绍一下吧。”朱雄英说道。

    袁忠彻给朱雄英挨个介绍:“这是徽商江家的家主,江元江博士。”

    歙县江家是从元末开始发家,当时已经颇有积累的江嘉通过发放印子钱也就是高利贷来牟取暴利,并且经营着徽商的传统产业,也就是文房四宝、漆、木、茶叶、米谷等生意当年老朱率军入徽州的时候很缺军饷,江家这一代的家主江元一次性地掏了十万两白银犒劳军队,要知道,这可是明初的十万两白银,购买力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而且白银不是法定流通货币,有等值铜钱的商人绝对不少,但一次性能拿出来这么多白银的,只能说是寥寥无几。

    随后,江元又不断地资助明军,赢得了朱元璋的好感,因此洪武开国后,江元因功授以博士的官职,这是一个学政系统里的闲职,但不管怎样都是正经的官身,算是对他的犒赏,并且在商业上也有一些默许江家发展的特权,徽商江家一跃成为皇商,也正因如此,在一众豪商中,江元是唯一一个光明正大地身着绸衫的人。

    嗯,大明律规定“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

    老者看起来颇为儒雅,对着朱雄英一板一眼地行了臣礼:“臣江元见过虞王殿下。”

    而这一幕,也让其他富商巨贾颇为艳羡,毕竟他们连自称“臣”的资格都没有,更是不敢穿绸衫。

    袁忠彻第二个介绍的,则是大名鼎鼎的京城沈家。

    关于沈家尤其是沈万三,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也就是当初定都应天府,要新建现在内城的城墙,由于国库空虚没钱,所以沈万三资助了钱财,建了三分之一的城墙,还说要出钱百万两黄金来犒赏三军,因此朱元璋大怒抄了沈家并将其流放云南。

    实际上这是一个标准的谣言,因为沈万三压根就没活到京城修城墙的时候,在元末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出钱修城墙的是眼前的沈家第二代家主沈旺,而即便是沈旺,他出钱那会儿都已经是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了,而且修的也不是三分之一的京城城墙,而是城墙的兵马道台阶,这也是沈万三为朱元璋修筑城墙这个故事的原型。

    嗯,故事嘛,也就是听听,实际上的事情差异还是很大的,或者说天差地别也不为过,还有什么沈万三获得了一个聚宝盆啥的,更是民间的谣传要是世界上真有聚宝盆,也轮不到他家能拿在手里。

    或者说,这个世界上真有聚宝盆,名字叫做“宝钞提举司”.好吧,有点冷笑话了,而且对于百姓不是那么好笑。

    不过沈旺给朝廷捐了四座官营酒楼倒是真的,至于沈家被抄家则是因为沈旺的女婿顾学文牵涉进了蓝玉案,继而连累了沈家,而现在压根没发生这件事情,所以沈家还是好端端的京城首富。

    目前沈家已经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子弟开始主持家业了,而作为族中最有威望的沈旺如今已经年近八旬,比江元还老得多,他早就不再担任沈家的家主,只不过这次得知了圣孙要设宴的消息,一向机敏的他还是决定进行人生的最后一次投资.当初沈荣、沈旺兄弟作为沈氏家族的继承人,就在江南地区率先对朱元璋表示忠心,敬献黄金万两,沈氏家族也在洪武年间得以发展,甚至沈荣之子沈森被封为广积库提举,沈旺的侄子沈玠也被封户部员外郎,虽然沈旺本人没有官身,但也算是在朝廷里有了根脚,沈家的生意才因此越做越大。

    而如今沈旺意识到,又到了沈家表忠心的时候,哪怕族中的后辈子弟颇有顾虑,沈旺还是以自己在族中崇高的威望把所有非议压了下去,并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出席这场宴会。

    沈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无论这次圣孙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