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虚竹

    第54章:虚竹 (第2/3页)

的情况并不了解,但三十年前,宋辽确实没有打仗,获得了难得的和平。

    没想到其中还有萧远山的功劳。

    有老人背书,那些年轻的江湖中人都认可了萧远山,觉得这人确实可以算是一位英雄人物。

    同时越发好奇,这萧远山和玄慈会产生什么联系?

    少林一方的玄慈,面色难看起来,却又无法辩驳。

    因为这种事他本来就不占理,而且萧远山之事有据可查。

    当年他们知道错杀好人后,就调查过萧远山,知道对方是主和派,对辽国如何不谈,对于不想打仗的大宋来说,这确实有益。

    当初萧远山一家遭难,要不是辽国的萧太后在不久后恰好归西,内部产生动荡,或许宋辽将再度开战。

    可以说当时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当凶险,一个不好,大宋就有倾覆之威!

    从另一方面来看,慕容博也是够衰的,费尽心机算计想要宋辽开战,好趁机起事。

    结果一场空,时运不济,枉做小人,最后担心被清算,才选择假死脱身。

    见周围人的情绪被调动差不多了,林耀东看向玄慈,开始发难。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之前说少林,为什么我突然就说起了箫老英雄。”

    “因为在三十年前,萧老英雄带着妻儿回雁门关省亲时,吃着泡馍唱着歌,突然就被一群马匪给劫了。”

    “箫老英雄多好的人啊,因为有汉人的师父,即便是面对杀死自己随从的凶残马匪,他出手依旧处处留情,可是那群马匪却毫无人性,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老弱都杀,致使箫老英雄不会武功的妻子惨遭毒手。”

    “箫老英雄悲愤之下,大开杀戒,连杀十数人,可惜为时已晚,想及在恩师之前立誓,此生不伤汉人性命,又看到死去的妻子,想到违背的誓言,万念俱灰之下,箫老英雄在雁门关外留下遗书,带着妻儿孩子跳崖自尽!”

    “一代英杰,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而当年马匪的带头大哥,就是玄慈。”

    “如果不是他,箫老英雄没有遭难,必定会继续延续宋辽和平,这些年宋辽就不会有那么多摩擦,导致两界边境百姓死伤无数,加深宋辽仇恨!”

    “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以说,就是玄慈间接导致这些年宋辽数以万计的人员死伤,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如此累累血债,罪孽深重,他回到少林,不仅没有受到丝毫责罚,反而成为了少林方丈,这是何道理?”

    林耀东的言辞,有不少夸大成分,要是坐实,如此大的因果,别说区区一个玄慈,整个少林都扛不住。

    玄慈无法再保持沉默,当即反驳:“林施主,当年老衲是受慕容博所骗,他写书信与我,说有辽国武士想要抢夺少林七十二路绝技,让辽人军中人人习武,若是得逞,我大宋岂不危矣?”

    “老衲敬重慕容博为人,深信不疑,当年是为了大宋安危,才召集一群义士前去设伏,不曾想被奸人利用,铸成大错,每每想起,都悔恨不已……”

    林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