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我们

    第四十三章 我们 (第1/3页)

    三双眼睛因为墨奇的话,都看向她。

    徐染放下筷子,也不怯场,含着笑说:

    “墨院长这么开门见山,那我也不绕弯子了。”

    “自然是想您能继续跟我们合作。”

    “理由呢?”墨奇好整以暇看着徐染,抛出灵魂之问。

    “年前,董事会过了会,如果和我们继续合作,【肴】就会列为往后几年公司的重点推进项目。”徐染说

    农产品项目的代号叫【肴】,齐悦公司每年年底会对上一年的项目进行评估,确定下年度的重点推进项目,重点项目会得到齐悦的头部资源、资金投入上涨百分之十到二十不等。

    作为合作方,墨奇自然是知道齐悦的规矩,但每年的重点项目,必然是上年度给齐悦带来了好效益的。

    “这是你争取的?”墨奇有些意外,挑眉,他很了解自己的项目,效益并不大,远远达不到齐悦公司重点项目的标准。

    徐染坦然一笑。“是。”这是徐染重新做了一份项目调查,然后加上让利公司百分之七十,争取来的。

    徐染查看了三年来项目的财报,说实话,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肴】得到齐悦资金注入之后,开始大力研发。从一代【肴】到三代【肴】,属于纯投入无收入状态。

    而现在的五代【肴】,在华南地区种植有了一定规模,财报上显示竟然已经开始有了收入,虽然不多。

    徐染敏锐察觉,【肴】的效益并不能单一看财报和项目汇报材料。

    徐染年前让人跑了一趟推广地区,做了详细的调查,证实了徐染的猜测。

    五代【肴】在华南地区的一些偏远地区其实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推广的时候说是一年三种,但在实际种植的时候,部分区域甚至实现了一年四种,虽然没有大规模替代水稻,但是大家都信心满满地买了种子,想着来年可以靠着这个挣点钱。

    那么接下来比较重要的就是宣发和相关产业链的建立。

    由于是国家立项,【肴】作为水稻的替代品,在真正实现全国推广前不可能有相关字眼出现。最有噱头的方面没法做宣发推广,对产品的效益有很大影响。

    这个时候,就要靠资源。

    那么齐悦公司对于【肴】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墨奇点点头,神色微敛,“诚意确实够。”

    “不过你要知道,投资公司并不是齐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