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峡谷突袭,没得玩了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峡谷突袭,没得玩了吧? (第1/3页)

    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止西京陆军边防学院这一所学院开赛。

    全国报名参赛的军事学院中。

    除了国防大学可以在第一轮第一次交战中轮空外,直接晋级下一轮。

    剩下三十三组对抗,全面展开。

    此时。

    在京都朝阳育慧里4号,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大厅内,聚集了上百名来自工程学院以及兵器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军事专家。

    当中,也不乏一部分部队过来的首长,在这里聚集,观看全部赛事进程。

    在科技大厅的整面墙壁上,正在投影着此次竞赛所有实时战况。

    而较为有名的军事学院,比如国防科大,石门步兵指挥学院,京都装甲兵学院,航空兵学院。

    都成为了本次大赛关注的重点。

    主办方将种子级军事学院的参赛编号,全部打乱重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在第一轮第一次交战时。

    军事学院和非军事学院队伍的综合水平差。

    打仗嘛。

    步步为营,小心部署,谨慎指挥,果断出击是很多学员初次接触指挥学的共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几乎全部的战场模拟,开战后都在细致化的推进,一点点部署,甚至还有不少战场,双方的火力都没接触。

    在这种纵观全局的情况下。

    西京陆院代表队和奉天代表队的战场,却已经冒出熊熊火光,交战区外围的山头都被火海吞噬。

    火光把大半个屏幕都给映照的通红。

    这么“莽”的打法,当即吸引了不少指挥学教授以及在场首长的关注。

    毕竟,人都会在下意识的情况下,观看较为热闹的战局,而西京陆院这边的战场,恰好就打得比较热闹。

    在科技大厅内,从京都军部专程过来观看大赛的陈焕然,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边的战场。

    他目光平静看着屏幕上,红方部队装甲步兵团全面整合待战,巡飞弹挂着辐射源连同车载式发射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集体出动,在附近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

    看到对方部队的部署,陈涣然眸光中当即闪过一丝惊讶。

    他不是惊讶西京陆院的反应能力,更不是惊讶他们战局率先取得区域性胜果。

    这都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值得关注。

    真正让陈涣然惊讶的是,对方红方指挥能够在短短开战后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全面摸透并掌握一个加强装甲步兵团的布置。

    还连带着一个混编飞行大队的部署。

    这才最难得。

    要知道,这次负责指挥的都是各学院的学员,兵棋推演可不是打红警,鼠标拉着线,圈一下。

    然后就能听到“yes”的回应,鼠标点哪打哪,圈起来的部队拼光了后面兵营还能造。

    兵棋推演要复杂的多,分类也多,基本分类可以区分为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

    这次大赛的规模都是游走在战役级,而最小的战役级单位是师,那也就是说基本每一個参赛队,所能调动的火力。

    都是在师级火力范围内布置。

    别看西京陆院代表队只是下辖指挥一个加强装甲团,一个飞行大队。

    但在综合火力方面,已经可以媲美当下的师级火力规模。

    这么大范围的火力调动,一个学员不需要适应,就能上手?

    陈涣然好奇的是这些。

    主办方为啥安排国防大学要在第一轮,第一次交战中轮空?

    那可不单单是因为代表队数量是奇数,无法凑对,更大的因素是因为国防大学的代表队成员,在部队里面都是指挥官。

    他们有太多指挥和部署的经验,优势明显,第一轮就上场,对其他代表队不公平。

    轮空一下,至少也让别的队伍,先适应一轮。

    毕竟,其他学员平时在学院顶多当过班长,带六七个人,这猛的让他们指挥成百上千人打仗,压根不现实。

    千万别以为指挥很容易。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人,哪怕让他组织一二百人去郊外郊游,单单出发路线,规划行程,游玩安排,返程计划,很多人就搞不定。

    更别提比郊游,还要麻烦上百倍的指挥作战了。

    可现在,别的代表队都在熟悉手中的火力,在紧张的部署,商议怎么合理指挥这么多的战斗部队时。

    西京陆院代表队,已经开始拉着火力,在空中溜圈,在地面部署。

    这种通过指挥反应出来的能力。

    着实让陈涣然有些意外了。

    他盯着屏幕上,红方的侦查部队正在全空域铺开,蓝军突袭的部队走走停停还在磨合,即将被发现时。

    陈涣然皱了皱眉头,他对着身后一名军官说道:“去,调一下西京陆军边防学院这次代表队的名单。”

    “看看负责指挥的是谁,把他的资料给我。”

    得到命令的军官,他没有选择转身去调查,而是直接立正敬礼道:“报告参谋长同志,我刚才查阅过了。”

    “西京陆军边防学院这次大赛代表队队长叫陈钧,他的档案资料不在学院,在总政。”

    “我们总参也有他的资料,陈钧是2013级首批被录入雏鹰培养计划的成员之一。”

    “目前在西京陆院读大三,信息指挥系统工程专业的学员。”

    关于陈钧的详细信息,被这名军官准确无误的说了出来。

    这不管咋说,他都是能跟着首长出来的人,陈涣然关注这边的战况这么久。

    他咋地也会提前做做准备,要没有这点眼力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