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1/3页)

    江夏侯周德兴死了,有些人根本搞不清楚状况,这位勋贵忽然间就死了。

    更重要的是他死后有些反常,只是有官员奏报江夏侯身死。

    反常的事情很多,皇帝没有为他辍朝,没有写文致祭。甚至都没有遣使吊祭,这时候不要说塑像祀于功臣庙,配享于太庙、赐葬了,就算是追封谥号都不打算给。

    如果是其他侯爵,这么做可能还勉强正常。

    这可是江夏侯周德兴,大家都潜意识的认为他死后肯定会配享太庙、塑像功臣庙,死后也会追封国公。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皇帝有意不去关注这些,勋贵那边也出奇的沉默。

    文官集团一头雾水,隐约听到的消息是江夏侯冲撞皇三孙,惶恐不安后自杀。

    江夏侯的身死是大事,可是放在太子葬礼的事情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太子停灵已经三个多月了,也该安葬了。

    其实老朱在洪武四年就定下来了一些丧仪,仿照唐宋之制进行丧仪。

    不过特殊就是特殊在完善的是皇帝驾崩的丧仪,太子、亲王的丧仪还没有完善。

    太子朱标薨,停灵接近白天了,这已经达到了皇帝的标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朱标此前虽然病重,但是没人想到他壮年而逝,现在陵寝还没有完全完工。

    包括丧服,不要说太子的子嗣了,就是没有就藩的皇子们,也都是穿着丧服。

    实际上朱标的丧仪还在讨论,礼部侍郎张智等人基本拿出来了方案。

    其实着丧服、禁止宰杀畜生、停音乐、祭祀或者婚嫁等等,都没什么问题。

    现在主要是手捧神位牌、手捧朱标衣冠拜谒列祖的主祭之人,这才是关键。

    朱允炆和朱允熥在争,很多人都知道了。主祭之人定下来了,那基本代表皇太孙定下来了。

    新的一天早朝,在进入朝堂奏事环节,礼部侍郎张智出班,“启奏陛下,光禄寺所备供具齐全,茔地、庙社、享堂俱已建好。臣请旨,先太子十日后发丧。”

    老朱眼里闪过一丝悲伤,问道,“十天之后可是吉日?”

    自然有太常寺、光禄寺、钦天监官员出班,都确定十天之后适合发丧。

    老朱也不再犹豫,就算是再伤心,很多事情也要做,“十日之后太子发丧,发丧前三日斋戒。”

    这没什么,自从朱标重病、薨逝之后,很多的事情都是在加班加点。老朱在孝陵东侧选的墓址,那边也是在加紧修建陵寝、祭庙等等。

    不要说朱标的陵寝了,就算是老朱和马皇后的合葬墓孝陵,也一直都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