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2/3页)

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孙,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朱允熥立刻朗声领旨,“孙臣朱允熥,遵旨!”

    行礼后的朱允熥起身,跟着傅友德走到御座前。

    李景隆手里捧着托盘跪着,里面是金册、金宝,以及玉圭。

    老朱表情严肃的看着跪下的朱允熥,取过金册。

    朱允熥行四拜礼,跪着接受金册。然后将金册交给身后的傅友德,再次跪受金宝。

    老朱取过玉圭,本来按照礼制还是朱允熥跪受。但是老朱在朱允熥行四拜礼起身后,一把拿走朱允熥手里的玉圭,亲自帮朱允熥插入腰带当中。

    老朱随即看向宗室诸王、文武百官,“皇太孙受册礼毕,东宫有主、国本已定,汝等还不行礼!”

    张福生立刻上前,“跪!”

    文武百官跪下,不敢直视,“臣等拜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朗声回应,“本宫安,平身。”

    文武百官刚刚起身、站好,张福生再次喊道,“跪。”

    百官再次行四拜礼,“臣等拜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取出玉圭,双手捧在胸前,“本宫安,起。”

    随即朱允熥再次向老朱行礼,老朱微微点头说道,“礼成,择日告祭太庙。”

    朱允熥这才起身,皇太孙册立仪式看似结束了。实际上还没有结束,后续还有谒太庙,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还是接受朝贺。

    行礼后的朱允熥跟着朱樉、朱棡离开奉天殿,傅友德等人捧着册宝跟在后面,这是要去文华殿。

    而徐辉祖这时候则是捧着圣旨去午门,依然是要宣旨。礼部官员也要随行,国本已定的诏书自然需要昭告天下了。

    开国之初的太子或者太孙的册立大典,大多数是遵循唐宋时期的规矩,不过也有一些改变。

    比如说朱允熥这是直接去文华殿升殿,而有些人觉得既然是正式册立仪式完成了,就应该去先诣太庙谒告,后至奉天殿谢恩,再去中宫谢恩。

    可是有些情况就不一样,老朱还是觉得先升殿最重要,而不是说立刻去太庙。

    不过该有的流程肯定还是要有,只不过是有先有后而已。

    朱允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呢,不只是要去太庙谒告,还需要去向老朱谢恩。虽然太子不在了,但是太子妃还在,也要去谢个恩。

    他还需要见诸位叔父,这时候是要行家人礼。要见一众兄弟,依然是家人礼。

    百官不只是现在要来贺拜,同样需要进表笺庆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