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1/3页)

    洪武皇帝撑不住了,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而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些共识,甚至有胆大一点的都敢私下讨论了。

    别看皇帝似乎现在还是努力撑着在上朝,但是精力早就没有以前那么充沛了。

    文官们的一些试探,实际上也起了一定的效果。

    詹徽等人提出六部尚书空缺两位,如果是在以前,这样的事情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大明朝六部尚书不要说空缺两位,空缺一半以上都正常。

    一两年没有尚书也不要紧,连续三年没有尚书,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可是这一次明显能够感觉到皇帝的不一样,他开始犹豫了。

    一旦皇帝开始犹豫,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然也就是机会了,他们可以不断的尝试着去试探。

    似乎是在欺负皇帝年老精力不济,一些事务太多来不及处置,皇帝也终于松口了。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没问题,能力和出身都能够得到文官们的认可。

    而工部尚书严震直就有些令正经文官们抵触了,哪怕他在工部侍郎的任上表现的不错,可是依然难以让文官满意。

    洪武皇帝年老了,已经有些杀不动人了。

    不过现在也不算是人口大爆炸,说到底就是粮食有限、生产力水平也有限,现在如果达到了一亿人口,大明的负担也会非常大。

    可是不少文官感觉到有理由弹冠相庆了,皇帝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即杨靖这個刑部尚书发现端倪,觉得锦衣卫可能是在构陷,因为线索当中出现纰漏。

    监察御史丁志方等人在练子宁的带领下疯狂弹劾朱忠。

    而练子宁,也顺利的在这一场斗争当中升官,拿下了此前詹徽卸任后留下的左都御史的职位,成为了大明言官之首。

    眼看着到了冬天,朱允熥翻看着户部那边送来的一些奏章。

    文官再次大获全胜,他们再也不是开国初期被皇帝随意诛杀、被勋贵肆意殴打凌辱的读书人了,他们现在要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朱允熥似乎是在朝堂上灰头土脸,可是他的心情还是不错,一切都是在按照计划在正确的实施着。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赵勉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上下串联、游说。他的岳父翰林学士,文名名满天下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也是在奔走。

    锦衣卫朱忠弹劾尚书赵勉收受赃物,这要是放在以前肯定是少不了被处死的。甚至到了他这个位置,一不小心就是掀起一场窝案、大案,很多官员也要跟着倒霉。

    如果没有一些高产的粮食等,达到清朝时期的四亿人口,那也是想都不用多想。

    在洪武二十六年的下半年,再次发生了一桩大事。

    皇帝也是烦了、没办法了,下令杖则朱忠,直接贬官。

    皇帝年老,精力大不如从前了!

    而皇太孙到底是年少,面对满朝文官的集体施压就退却了,甚至只能以胡搅蛮缠的小儿手段来保下朱忠这个心腹。

    无数大臣甚至摆出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