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1/3页)

    整个洪武二十六年,大家似乎都是在关心、揣测洪武皇帝的身体状况。

    而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开年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春闱。天下士子云集京师,准备会试了。

    按照大明的规矩,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定于辰、戌、丑、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场进行。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

    朱允熥这个皇太孙提前去了夫子庙,这里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

    贡院就不用说了,这就是会试的考场,现在号舍就超过了一万间。再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自然也就占地多、建筑多。

    关于主考官的争论也算是定下来了,皇太孙本来是举荐驸马爷梅殷,理由是梅殷有才学,而且曾经是山东学政。

    但是文官们不认可,认为会试向来都是礼部负责,就该是礼部派人,选德才兼备之人主考。

    太孙此前就打发了一些勋贵离京,好像都是不太听话的。而现在呢,文官们也不听话了。

    太孙举荐的文官不认,文官们举荐的太孙不准。

    金榜题名时,对于无数读书人来说就是最为风光的时刻。哪怕能够参加会试的,都是各省读书种子,已经有了举人的身份可以进入官场。

    朱允熥非常不高兴,说道,“中原之地历来文风浓厚,怎么就不能是会元?”

    这一下赵勉没有任何的意见,一百人算是合理的数量了。

    这也是大明现在科举的特点之一,开科取士的人数没有固定的数量。朝廷缺人,一科可能三四百人,要是不缺人的话一科可能就是三四十人。

    仔细检查了号舍,朱允熥非常满意,“抡才大典实在是大事,有司万万不可大意。一应舞弊、枉法之事,决不轻饶!”

    过去的一年他看似比较憋屈,太孙弄出来了一个北镇抚司,这是对锦衣卫的削弱和制衡。

    但是举人哪有进士来的风光,正经的文官哪個不希望以进士的身份步入仕途呢。

    看到朱允熥瞪眼,蒋瓛立刻不敢多说什么了。

    蒋瓛和朱忠立刻领命,散播小道消息对于他们这些锦衣卫来说也十分擅长。

    蒋瓛就提醒说道,“殿下,现如今士子不敢去权贵、高官府前投拜帖。”

    一番僵持之后,赵勉这个户部尚书成为了主考官。

    朱允熥非常不高兴,说道,“这一科取士一百,不可多。”

    朱允熥再次召见赵勉,说道,“此次会试,我想着看到会元、亚元出自中原之地。”

    随行官员自然是连忙领命,科举这样的事情没有人敢大意。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也是机会了。

    就比如说上一科的洪武二十四年,一共只有三十一人金榜题名。

    投拜贴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常见,无非就是那些即将应试的士子们想要找到靠山,或者是扬名。所以拦轿的现象会有,去高门大户的府门投帖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