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1/3页)

    老朱本来信心满满的觉得禁钱用钞的政策会顺利推行,可是现在也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各种消息渠道的反馈都不太理想,宝钞的贬值凸显的越来越明显,便民的政策成为了扰民的政策。而且可能留下极大的隐患,让后世子孙都无法修补这个漏洞。

    哪怕是心里发愁,可是现在也只能暂时平稳一点,再想办法解决这些隐患。

    而农历二月二十七日,朱允熥出宫了,徐达九年前因背疽病死,享年只有五十四岁。

    配享太庙、赐葬钟山之阴、老朱亲自撰写神道碑文,包括追赠徐达先祖三世皆为中山王。

    而徐达有四个儿子,全都是老朱赐名,除了徐添福早夭之外,现在都非常显贵。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在朱允熥下马后,徐辉祖等人立刻行礼。

    朱允熥笑着点头,“都平身吧。”

    徐辉祖是魏国公,徐膺绪现在已经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徐增寿肯定没办法像历史上那样被追封为定国公了,而是成为了南城兵马司指挥。

    “以后都是自家人了。”看了一眼徐妙锦,朱允熥笑着说道,“我私下里喜欢说笑,不用在我跟前恪守君臣本分。”

    朱允熥话是这么说,但是其他人不敢信,包括徐达的小女儿徐妙宁都不信。

    既然是徐达的忌日,那么在应天府的徐达三子二女肯定都要过来。包括徐辉祖的嫡子释迦保,哪怕才虚岁四岁,这时候也都要跟着。

    看着徐释迦保,朱允熥说道,“本以为我们家里头名字都是按字辈、五行相生相克,中山王府现在也是如此?说说吧,这个释迦保是何意?”

    徐辉祖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只是起了小名,以期子嗣得以护佑。”

    朱允熥直接说道,“改为徐钦。”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徐释迦保就是历史上因为骄纵被朱棣勒令回家读书、削去爵位,发配凤阳的徐钦了。

    徐达家风严谨,徐辉祖也是不苟言笑的人,很有可能是徐辉祖被朱棣削爵禁锢的原因,导致徐钦算是长歪了。

    朱允熥赐名,徐家人自然开心,改名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徐辉祖就因为朱允熥的原因改了名,他的儿子也跟着得到改名,都很正常。

    朱允熥上香后,看着徐达的墓碑在发呆。

    历史上的魏国公一脉和大明相始相终,或许徐达也没有想到他徐增寿还能再为徐家争一个爵位。可能更想不到魏国公这个大宗实际上是永镇应天府,被排挤出核心圈。

    就说开国六国公吧,实际上传下去的也就是徐达这一支。

    开国公常遇春这一支到了第八代常玄振才续封怀远侯,也是在应天府留守。

    韩国公李善长被诛杀,卫国公邓愈的儿子卷入胡惟庸案被杀爵位被废。曹国公李景隆被朱棣褫夺爵位,到了五世孙才袭临淮侯。宋国公冯胜那边,自然也是没有爵位传承。

    开国功勋,在洪武、永乐两朝几乎都是被排挤出来了权力中心。

    傅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