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1/3页)

    大军开拔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朱允熥多操心,因为很多的事情早就有章可循。大家只需要按照早就定好的一系列制度来就行,事情就可以井然有序。

    至于自家的叔叔们需要带兵出征,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切都按照规矩来就好。

    朱允熥再次来到了武苑,仔细的检查着一系列的武苑筹建工作。

    “工匠这边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看向严震直,朱允熥说道,“工部的事情交给你自然不用担心,你做事也得当。惟独就是全都自己握着不好。”

    严震直吓了一大跳,赶紧解释说道,“殿下明鉴,臣岂敢贪权!”

    严震直这么谨慎也非常有原因,李善长就算得上是前车之鉴。

    哪怕严震直自然没办法和李善长相比,可是如果解读出来的是皇太孙觉得工部尚书将工部打造的铁板一块,以及贪权,那自然也就是不小的麻烦事了。

    不过朱允熥还是笑着宽慰,“用不着如此紧张,天下工匠大多都是在工部登记造册。只是有些时候其他衙门有事,工部该放还是要放。”

    严震直自然知道这些,不过还是忍不住说道,“殿下,实在是武苑这里有些不妥。武苑若是将作坊需要用人,臣等自然不敢怠慢。只是工匠到了武苑一概不还,且改了户籍,这不妥当。”

    这就是严震直想要吐槽的地方,这些也算得上是让他感觉到非常不满的一个原因了。

    实在是武苑太欺负人了,做的一些事情也不只是在挖工部的墙脚那么简单了。

    武苑的一系列工作,凭良心来说工部一直都是非常配合的,不管是营建还是其他的方面,能配合的都是在配合。

    实际上也不只是工部,户部也好、兵部也罢,都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拖后腿。

    一方面是因为武苑是皇帝和皇太孙的旨意,另一方面就是颍国公傅友德这个勋贵坐镇,哪怕是严震直这个尚书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为难。

    朱允熥看着傅友德,问道,“工匠改了户籍,是有这回事吗?”

    傅友德心里吐槽,可是表面说道,“回殿下,实在是这些工匠所制的东西太过特殊,臣也只能出此下策。”

    朱允熥一副了然的样子,点头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这些工匠制作军械、火器,这些法子不好流落民间,还是管起来最为合适。”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哪怕严震直心里想要吐槽,哪怕是有些文官觉得不太妥当,这时候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了。

    皇太孙、五军都督府强势是一回事,工匠们所掌握的技艺确实需要保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说很多的读书人乃至华夏百姓看不上一些蛮夷,除了礼仪之邦等等之外,实际上也是因为一系列的先进生产力等等,这可以让大家骄傲。

    可不是说只有茶叶、瓷器这些优势,包括建筑、铁器、冶炼方面的技术,都是要领先周边的一系列蛮夷。

    当年女真人攻破汴梁,掳走的不只是北宋皇室、文武或者女子,还有无数的工匠。

    蒙古人被赶回了草原之上,他们的冶炼一下子回到了原本的水平,现在一些生活需求的铁器都不够。更别说安南、麓川等等地方,冶炼也都不够。

    冶炼业跟不上,火器等等自然也就别指望了,差距自然也就更大了,完全也就是一些不够看的水平了。

    郁新这个时候则说道,“殿下,只是将一些工匠改为军户,怕是不太妥当。臣所知,一些木匠也都成了军户。”

    常升立刻不满的说道,“你也是尚书,岂能不知道理?木匠,木匠就不行了?攻城用的云梯不用木匠,难道要用铁匠?”

    郭英也跟着帮腔说道,“户部尚书,老夫本来不愿多嘴。木匠真有大用,边关城隘的大门,还是木匠来造最好。”

    郁新只能连连败退,他只是小小的提出了一点反对意见,勋贵那边就有些同仇敌忾的意思了。

    朱允熥笑着不说话,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