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2/3页)

    不过徐妙锦也不觉得这是太大的问题,作为皇储,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以皇太孙的性格,对于有些事情实际上也不会特别的敏感在意。

    皇家的一些氛围在徐妙锦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明确的嫡长继承制,实际上也可以将很多的隐患提前给消除掉,这件事情也会让她觉得非常的安稳。

    很多的事情还是要慢慢的来,现在完全就是不需要过于着急,慢慢的发展也就足够了。

    回到了东宫的朱允熥自然也就是好好的休息了,他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每天都需要处理不少国政,需要上朝,这些也不轻松。

    当个安于享乐的皇帝、追求奢靡的生活,那可不是朱允熥的志向所在。所以哪怕现在看起来有些累,但是乐在其中,因为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他感兴趣的事情。

    新的一天开始了,朱允熥还是早早的就起床,简单的洗漱后就准备出上朝。

    这就是他的生活,很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算得上是习以为常了。叫苦肯定是不会叫苦,偷懒也不会偷懒,这也不是为了在老朱面前挣表现,单纯的就是早就将这一切当做了自己的责任,认为这一切也都是理所应当。

    简单的看了一下身后的官员们,看到他们一个个的也都是老老实实的列队,朱允熥比较满意,现在早朝的规矩等等基本上是完善起来了。

    开国近三十年,入朝的队列、奏事的顺序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在这两年才完全确定。

    这一切也都正常,老朱草莽出身是次要,主要还是以前有其他的一系列事情要做。所以在礼节方面的事情就稍微的放一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说是至理名言。

    对于百姓来说是如此,对于朝廷来说实际上也是如此。

    早朝之后,朱允熥回到文华殿,这自然也就是要召见一些文武官员议事。

    道衍将奏章整理好了,需要着急批复的,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也就是放在显眼的位置。这一位大和尚还是有些能力,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秘书。

    “殿下,如今礼部尚书之选也该早些定下来。”道衍就提议说道,“朝廷此前方定下亲王丧葬之礼、世子袭爵之礼,虽说已有完善,不过尚且需要推行。”

    这话也没什么问题,鲁王去世的时候,实际上弄出来了一个明堂,这就是超出了藩王乃至储君的待遇,是正常的帝王陵的规格了。

    礼仪的完善是从方方面面的,是从上而下的,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熥必须要重视。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很多的事情也确实是需要早一点去考虑到将礼部尚书的空缺给补上。

    毕竟现在的大明有不少事情要做,进一步的将蒙元时期遗留的民风民俗给扭转,尤其是在北方,将汉人的礼节给重新根深蒂固的重建起来,这也无比重要。

    更何况还需要考虑到明年的会试,要将第一次南北分榜的会试给执行好,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这也是一定的压力了。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我尚且在考虑,怎么你觉得有合适之人?”

    道衍就连忙开口,“回殿下,臣岂敢妄言。”

    哪怕现在也算是朱允熥的心腹了,对于朝堂的很多事情也越来越了解了,但是越是如此,道衍就越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尤其是他现在看似是殿阁大学士,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只能算是太孙的‘幕僚’。

    他自认为还是有些才华、有些本事,以前也一直觉得有些壮志难酬,没有一展所学的机会,时常也会因此苦闷。

    可是现在哪里敢多想啊,皇帝陛下现在还坐在龙椅上呢。而这位储君手腕和心机都很厉害,对朝政的掌控力度也无比出色。而燕王,哪怕燕王也是人中龙凤,不过基本上是不存在任何机会。

    朱允熥也就笑了笑,对道衍说道,“不敢妄言就是最好了,不该问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