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1/3页)
别管皇帝和皇太孙是如何相处的,那些看起来只是比较次要的事情,现在更关键的还是商讨一些社稷大事。
也可以是如今皇帝和储君之间的关系无比融洽,除了极少数的野心家之外,文武百官心里都应该是比较安稳和塌实的。
历朝历代在皇位传承上的教训可不少,江山动荡不说,也少不了会有一些腥风血雨。
现如今这样的情况自然是非常理想了,哪怕一些人可能觉得这位储君不符合他们的心意,不算是明主的样子,但是这也是一个能够接受的选择。
朱允熥也不开玩笑,对老朱说道,“祖父,现在大运河必然是难一口气疏浚,只能是先有重点,各有各的优劣。”
老朱点头说道,“是这个理,只是你以后要当皇帝,就别想着这也好、那也好,你得有决断,这才好处置接下来的事情。”
在场的文武百官也都习以为常了,这位皇帝就算是说出再语出惊人的话都不算什么,习惯了这些就好。
朱允熥则说道,“祖父,我想着天津到北平那段也不算难,稍加疏浚自然也就行了。”
老朱就开口说道,“这事难,那段是短、淤塞也不厉害。只是北边人少,这个事情你自然也心里头有数。”
这也是实话了,哪怕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北边的人口、经济等等情况虽然有了一定改善,不过依然改变不了整体还是比较凋敝的现实情况。
老朱就看着朱允熥,直接问道,“你说说,你是如何想的?南还是北,总要做个抉择。”
“南北一起开工。”朱允熥直接说道,“我觉得这不耽误事。”
看到老朱要瞪眼,朱允熥立刻说道,“现在无非担心役夫不够,担心征召太多人服徭役误了农事。我觉得这不要紧,江南这边人多,征调也就够了。”
大家看起来也都没有什么意见,实际情况就是江南这边还真的不需要担心人口不够,征调役夫、民工等等,这不会是太大的难题。
主要还是北边,人口稀疏,按照预期也是需要除了北边的役夫去服徭役之外,还要从南边支援不少人过去,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也别说什么千里迢迢的赶路等等,不只是大明会如此,以前的朝代实际上也都是一样,役夫走个几百里路去服徭役那也是常有的事情了。
运气好就是在附近的县城修城池、挖沟渠等等,运气不好或者朝廷需要,那真的就是要去一路跋涉数百里,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徭役畏之如虎的原因。
死在外头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会花钱、疏通关系的原因。
朱允熥随即继续说道,“北平、天津那段,我觉得事情也不大,四叔和七叔手里的卫所现如今也没有多少战事要备,可以换成屯田卫所。”
老朱立刻蹬向朱允熥,而其他文武百官也都不敢作声了,这位皇太孙想的办法确实是不错的法子,只是明显有些坑啊。
老朱不太高兴的说道,“燕王三卫、齐王三卫,那都是精锐老卒,岂能让他们去做民夫该做的事情!”
这是自然,任何年代精锐的士兵都是无比宝贵的资产,更何况青州、北平那边也都是承担着不小的防御任务。
“所以才说换成屯田卫所,这就不碍事了。”朱允熥脸皮厚,看向常升说道,“开国公,你说现在能抽调出来几个屯田卫所吗?”
常升硬着头皮准备回答,老朱则看向傅友德,“颍国公,你觉得太孙这个主意如何?现如今能否抽调出来些屯田卫所?”
这下轮到傅友德紧张了,只是也不得不回答,“回陛下,臣以为太孙殿下思虑周全,臣附议。”
老朱饶有兴趣的看向傅友德,问道,“哦?那你说说,他是怎么个思虑周全了?”
傅友德更加没有办法,继续硬着头皮说道,“回陛下,臣以为近几年怕是难有太大的战事,再者就是一些将士老了,也该给他们寻个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