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平定三藩
第六百八十八章:平定三藩 (第3/3页)
倒后,吴三桂见康熙年幼就频繁试探想要世袭云南,也被大臣们联手怼回去了。}
{可以说撤藩在本质上是清廷的一致目标,但实在是当时并不是撤藩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时急于撤藩会加速吴三桂等人的谋反速度。}
{而且,当时在京城里有杨起隆在举事,察哈尔有阿尔尼叛乱。}
{除了战争,京城还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大地震,太和殿也发生了火灾。}
{康熙的爱后赫舍里氏也去世了。朝里朝外使皇帝大臣头痛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京城官员都不想打仗,所以都不同意康熙撤藩决定。}
……
大秦。
嬴政不动声色,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屑。
说的好听。
恐怕那些大臣早把家眷送出京师了吧。
但也因如此,嬴政更是看出了康熙的气魄。
“撤也反,不撤也反。”
“那就先发制人,逼反他!”
所以康熙绝对不会将撤藩的决定收回,反而一定会坚定撤藩的决心。
毕竟前有崇祯为例,最忌讳举棋不定。
况且,这也是一个机会……
殿内四人看着眼睛一闪一闪的皇帝,一起聚堆坐着。
没了刘邦在场,他们突然觉得好没安全感啊。
这位大佬不知道又在想什么鬼东西啊!
……
大汉。
“这是个机会。”
刘邦擦着手里的油污,赞叹道:
“是捍卫皇权,同时给自己在天下立威的机遇。”
“所以他要集中搞臭吴三桂,让他这个前明罪人,成为新朝的反贼。”
“其对策是就打击三藩最强者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
“然后对其他的叛变者大开招抚之门,以此分化敌军,削弱吴三桂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
吕雉听得耳熟,低头思考一瞬,抬头挑眉道:
“秦灭六国?”
刘邦点点头,目带欣赏又夹杂几分遗憾。
“然也。”
……
【远在云南的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吃饭,他很震惊,于是,吴三桂穿了明朝的衣冠,还率领自己的将士来到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坟前大哭了一场。】
【然后,杀掉清朝派到云南的巡抚朱国治,拘禁康熙派来的钦差折尔肯和傅达礼,以光复明朝为由发布了“兴明讨虏”的檄文。】
【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并于次年派大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
【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地方大员纷纷反清。】
【耿精忠将福建总督范承谟囚禁,诱降巡抚刘秉政,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亦蓄发、易衣冠,分兵出击。】
【短短数月,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廷危在旦夕。】
【陕西提督王辅臣,寻机以鸟枪射杀前来经略川陕的新任武英殿大学士管兵部尚书事莫洛,响应吴三桂。】
【广东尚之信一边收吴三桂的辅德亲王印,一边袭封清朝的平南亲王爵,跟康熙帝玩灯下黑,将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一时间,大半个中国都成了三藩造反的范围。】
……
大明·永乐时期
“会赢吗?”
“保输的。”
朱棣完全看不到吴三桂等人赢的希望。
“三藩只是清军入关前后对前明降将妥协利用,借力合剿反抗势力所推行的特殊的合作性产物。”
“这种封异姓王的制度,很明显不符合清朝政治统治的终极需求。”
“他们不会不留反制手段。”
“而观康熙的手段,有谋定后动之意。”
朱棣把双手往袖口里一揣,叹气道:
“故而,对以弱胜强除去鳌拜的康熙来说,裁撤三藩定是庙算很大。”
“俗话说得好,出头的橼子先烂。”
况且,吴三桂想的是自己如何问鼎天下。
耿精忠、尚之信等也未必不想改王为帝。
……
【康熙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
【命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进军岳州。】
【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
【此外,康熙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
【与此同时,抚远大将军图海进军陕西,奉命大将军杰书奔赴浙江,定西大将军洞鄂挺进四川。】
【最后,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以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而告平定。】
【吴三桂仓皇做了五个月的皇帝,也病逝了。】
【耿精忠、尚之信等被迫降后,皆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