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太史子义邀是仪

    第126章 太史子义邀是仪 (第2/3页)

复制的。

    其实找糜家合作最为合适,只是刘封担心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糜家这里,会让糜家膨胀的太厉害,以至于尾大不掉。

    确实,历史上是证明过了糜竺的忠诚,可这也没必要去制造诱惑考验别人。

    深思熟虑之后,刘封决定这一次找鲁肃合作。

    鲁家在广陵也是豪富之家,有着自己的商队和工匠,是非常合适的合作对象。

    之前没找鲁肃,是因为广陵还不在刘备的手里,眼下就要收复广陵了,也是时候和鲁肃聊聊这些了。

    同样,刘封还给陈家准备了合作事项,那就是造纸术。

    对于这个项目,陈登父子以及整个陈家,一定会相当满意。

    这些白色的优质纸张可不仅仅是白色的黄金,更会是对陈家名声的一次极大提升,让陈家和刘家一起随着纸张的传播而名扬天下。

    接下来一个下午,刘封都泡在军营里,还是老三样,同甘共苦拉近关系。

    只是现在的士卒觉悟太低,别说和后世的那支比了,就是连西汉军队的觉悟都完全比不了。

    至少西汉军队可是有着保家卫国意识的,毕竟他们的最大宿敌可是异族。

    只能说任重道远,刘封觉得只要努力了,始终是会有结果的。

    第二天,刘封原本是想去襄贲拜会鲁肃。

    因为军队整编的关系,绝大部分野战部队都集中在郯城,并没有分驻各地。

    鲁肃身兼屯田校尉,自然不能长久离开岗位。

    在庆功过后,他就返回了襄贲,已经工作了大半个月了。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

    没想到一早刘备就把刘封叫了过去,告诉他太史慈已经过了即丘,明日即可到达郯城。

    而且这一次太史慈并非一个人前来,而是带了整整三百多名青州豪侠,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弓善射。

    除此以外,太史慈还带来了七八匹骏马,价值昂贵,可以算是倾囊相投了。

    因为带来的人马不少,太史慈可比周泰、蒋钦懂规矩多了,沿途提早派人持州使的文书通报,没有引起丝毫的混乱和危情。

    太史慈看着远处已经清晰可见的郯城城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他身边站着一个文士,此人身材瘦长,很是谦和,让人一见易生好感。

    太史慈忽然转过头,朝着身边这文士问道:“子羽兄,你真要继续南下,前往刘扬州处吗?”

    此人正是先前为刘封所举荐,刘备所征辟的青州士人是仪。

    是仪乃是北海郡营陵县人,曾名为氏仪,后经孔融劝谏而改为是仪。

    其实主流观点是认为孔融嘲讽是仪,而是仪因为畏惧孔融而改名。

    可刘封却有不同看法。

    他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让人遗憾的误会,使得孔融和是仪这对知己成了千古笑柄。

    孔融在汉末,素为道德楷模,孔融让梨,兄弟争死,都让孔融的美名传播天下。

    这样的一个人,会突然去取笑嘲讽是仪的姓氏,这就非常奇怪。

    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是仪居然会当即改名。

    要知道是仪这个人可以刚正不阿留名史书的,历史上在孙权豢养的疯狗酷吏典校郎吕壹疯狂咬人的时候,许多名臣重将都瑟瑟发抖,不敢抗衡。

    唯有是仪,在吕壹再一次诬陷他人的时候,站出来说出了真相。

    当时孙权大怒,几次三番的逼问是仪,可想而知这份压力有多大。

    哪怕孙大帝再怎么落魄了,也绝对不是区区孔北海所能比拟的。

    可是仪却始终坚定不移,甚至不惜用全家性命担保,使得孙权感叹道:“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况且是仪刚正不阿的性格并不仅仅是仅有这么一次。

    在著名的二宫之争中,是仪作为鲁王的太傅,却忠诚于国家,上书三四次,直接说明孙权偏心鲁王的严重后果,请求孙权尊重太子。

    这样一个人,居然会畏惧孔融一句玩笑话,甚至不惜背祖忘宗的改名,这实在是很奇怪。

    不过结合到两个字的含义,刘封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东汉是一个谶纬横行,玄命大行其道的时代。

    而氏字不但民字少一,是为民无上也,而且氏字还有崩的含义在内。

    当时全国能用崩字的还有谁?

    自然是当今皇帝。

    而是字则截然不同,是一个妥妥的美字,不但有刚直不阿的含义在里面,字形更是极好。

    程昱梦见双手捧日,而被曹操认为是自己的心腹,赐改名为昱。

    那是字同样也是日在头顶,以头扶日,所谓“日在头上”是有【事君之相】,那这是字妥妥的也是美字。

    孔融让氏仪改名为是仪,这不就和曹操让程立改名为程昱如出一辙吗?

    也正是这个原因,刚直不阿的是仪才会如此顺从的改换姓氏,因为他明白这是孔融的一番好意,而且孔融也是正确的。

    只不过是仪虽然得到孔融的欣赏,却并不受孔融重用,这其实在孔融这里也不是第一回了。

    是仪旁边的太史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