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

    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 (第1/3页)

    林朝阳细算了一算,上半年尽管还没有作品发表,但预估稿费收入很可观。

    第一份是交给《当代》的那部长篇,千字十块,二十万字就是两千块钱;

    第二份是《高山》和《小鞋子》的印数稿酬,估摸着至少应该有个一千块钱;

    第三份是全国优秀短篇奖的奖金和稿费,奖金一百八十块钱,稿费分成发表和出版两个部分,按照《牧马人》和《秋菊打官司》的字数,也得有个千八百块钱。

    这年头写果然还是赚钱,最关键的是稿费来的光明正大,花起来也心安理得。

    过了几天,陶玉成下班后回到家里,兴冲冲的掏出一张自行车票来。

    “朝阳,瞧瞧!”

    前几天林朝阳拜托陶玉成帮忙搞一张自行车票,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弄到手了。

    他连忙向陶玉成道谢,又要将自行车票折成钱给陶玉成。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

    陶玉成连忙推辞,脸上带着几分自得说道。

    一张自行车票的价值不算便宜,林朝阳不想让陶玉成担这個人情。

    “你要谢就谢李拓,他从朋友那搞来的。前天去他们家吃饭,顺便跟他提了一嘴你要搬家得买个自行车的事,他今天下午就把自行车票给我送到学校了。”陶玉成解释道。

    李拓交游广阔,从朋友那搞来一张自行车票并不奇怪,难得的是这份热心。

    难怪以他的年纪能在燕京文艺界有那么大的名声,这要是放在《水浒》里,高低也得是个小孟尝啊!

    “那过两天搬家,请他来吃饭吧。”林朝阳如此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我叫他。”

    周末一早,林朝阳带着陶玉书一起进城,有钱有票,买车自然不是问题。

    付了一百二十块钱之后,他们这个小家庭里又多了个大件——凤凰牌二八自行车。

    从商场出来,一路春光明媚,夫妻俩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有一种说不出的浪漫和惬意。

    不过买完自行车还不算完,周一林朝阳又去单位开了封介绍信,然后再到车管所给自行车砸上钢印,领了自行车号牌和《自行车执照》,这才算完事。

    有了自行车,林朝阳上下班就不再是问题了。

    华侨公寓那边已经收拾好了,夫妻俩便计划起了搬家的事。

    又挑了个周末,陶家人齐上阵,帮着林朝阳夫妻俩搬家。

    首先要搬的就是他们夫妻俩的那张大床,床架和床垫都是去年刚买的,陶玉书才舍不得留给妹妹一人独享。

    另外还有些衣物和被褥,夫妻俩最多、重量最重的就是书,书架上几百本书就是几百斤的份量。

    搬家的时候,林朝阳还碰见了吴祖缃。

    老同志拉着林朝阳问:“咋这么快就搬走了?”

    “房子那边收拾好了,也不能不去住啊!”

    老同志满脸遗憾,表现的比陶家人还要不舍林朝阳。

    “以后可得常回来啊!”

    一家人从早上六点多就开始忙碌,总算是在十点的时候把华侨公寓都收拾好的。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华侨公寓这里已经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

    房子在林福贵手里的时候,他十天半个月也不来一回,房子设施保持的不错,但卫生谈不上干净。

    这段时间,林朝阳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把房间里地板、大白、瓷砖的一些瑕疵都修正了一遍,自己弄不了的就花钱找人弄。

    南侧主卧的床也换了,南侧次卧如同陶玉书以前规划的那样,东西两面打好了书架,中间是一张长一米五,宽九十公分的大书桌,剩下的空间刚好可以容纳夫妻俩相对而坐。

    从家里带来的那些书被摆放进刚刚打好的,还散发着油漆味道的书架。

    几百本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