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

    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 (第1/3页)

    匆匆忙忙间,四月已经接近尾声。

    上个月全国优秀短篇奖的新闻报道让林朝阳在国内文学界出了一次风头,这一个月里,他收到了不少刊物的约稿信。

    以前他也能收到一些,但不像这回频率这么高。

    对于这些刊物的约稿请求,林朝阳一一写信婉拒,他实在是忙不过来。

    平时要工作,业余写,时不时还要抽空去参加图书馆系的函授课程,他最近连中文系的课都不去蹭了。

    答应谢靳的剧本,他最近一直在写,虽然说想尽快完成,但前提还是要保证质量。

    五一之前,于是知给林朝阳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人艺版《天下第一楼》将在5月15日进行首演,过两天会让人给他送几张首演的门票。

    作为《天下第一楼》的编剧,林朝阳是这部话剧的灵魂人物,首演当天他自然是要出席的。

    等了好几個月的时间,人艺版的《天下第一楼》终于要来了。

    临近话剧首演前几天,人艺送来了四张门票。

    其中两张自然是林朝阳夫妻俩的,而另外两张自然是要孝敬陶父陶母。

    为此陶玉墨心里很是不满,她最近一直住在华侨公寓,乐不思蜀。当然了,活也没少干。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呢,结果好事是一点也轮不上。

    15日这天傍晚,林朝阳夫妻俩汇合陶父陶母向城里出发,到首都剧场门口的时候才六点半多钟。

    人艺的戏向来受欢迎,更何况今天还是新剧首演,距离演出还有将近一个小时,首都剧场门口就已经聚了不少人。

    早在去年冬天,《天下第一楼》因着燕京师范大学学生们的精彩演绎,名声就已经传遍了燕京文艺界。

    以至于后来传出人艺拿到了剧本的消息,让这部话剧在排练阶段就已经引起戏剧界的广泛关注。

    上个月,林朝阳借着《人民日报》的报道又出了一把风头,他这个当红青年作家第一部话剧作品自然也备受读者们的期待。

    为了《天下第一楼》这部话剧,人艺集结了一流的创作团队,导演是建院的元老导演之一夏淳,演员也是人艺如今技艺最精湛的一批人。

    排练期间,剧组团队精心研读剧本,细致打磨角色,力求将林朝阳笔下的那个“福聚德”和民国的动荡与变迁生动呈现于舞台之上。

    《天下第一楼》是人艺今年的重点剧目,首演前也没少花心思宣传,人艺联系了燕京的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话剧首演前一个星期,燕京的老百姓们在媒体的报道之下都知道了人艺马上要上演一部展现民国时期社会变迁的话剧。

    这几年话剧市场一片火热,许多热爱话剧的观众对于《天下第一楼》的首演抱有极大的热情,这也使得《天下第一楼》尚未首演便成为了燕京城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首都剧场是人艺的常驻剧场,多年来已经成为燕京话剧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

    林朝阳也不是第一次来,他带着家人进了剧场,走到座位附近便看到了于是知正与一位面容富态的老者说话。

    “院长,这位就是朝阳同志,《天下第一楼》的编剧。”

    能让于是知叫院长的,满人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曹禺。

    曹禺面容富态白净,和蔼可亲,戴着一副方框的金丝边眼镜,听了于是知的介绍,他笑容满面的冲林朝阳伸出了手。

    “你好啊,朝阳同志。”

    “您好!”

    “你的剧本我看了好几遍,写的很好!”握完了手,曹禺又对林朝阳说了一句。

    他顿时感到受宠若惊,连连谦虚了几句。

    “剧本好就是好,别这么谦虚了。”

    两人聊了几句,于是知又把另外几位坐在旁边的老者一一向林朝阳介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