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

    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 (第1/3页)

    家里添了台洗衣机,陶玉书当然是高兴的。

    虽然是半自动的洗衣机,而且连上水功能都没有,得自己往缸里面加水,可好歹不用自己手搓衣服了,一个星期至少能省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

    这些时间用来学习、看书,它不香吗?

    除了陶玉书这个女主人高兴之外,陶玉墨也很高兴,这回她又多了個来华侨公寓的理由了。

    周末回家吃饭的时候,听说他们家添了台洗衣机,陶玉成兴致勃勃的拽着赵丽来观摩了一番。

    “这玩意儿可真不错,咱们家也该添台洗衣机了!”大舅哥如此说道。

    赵丽没搭他的话,洗衣机她也想买,可也得有钱才行啊!

    就陶玉成一个月给家里那仨瓜俩枣,还得要回去点,两人到现在也没攒下多少钱。

    转眼已是七月初,燕京各大高校又到了考试季。

    这天林朝阳正在书库摸鱼,就听着楼梯处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

    只见杜蓉满脸亢奋的上来,手里还挥舞着一张报纸。

    “朝阳,这回你可真是火了!”

    林朝阳不明其意,杜蓉把手中的报纸拍在桌上展开,“你瞧!”

    他定睛细看,发现了杜蓉激动的原由。

    报纸是《解放军报》,上面有一块豆腐块大小的短讯。

    新闻之中的短讯报道内容较为简单,篇幅也通常很短,文字精简,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把事实报道出去。

    “豆腐块”的内容只有两百多个字,内容正是之前林朝阳和梁俊书通话时所提到的内容——胡总自费买了三千册《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送给了前线将士们。

    官媒的习惯向来是字越少,事越大。

    胡总买书送将士这事对于国家来说当然算不上大事,但对林朝阳本人和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来说确实是大事。

    之前各地报纸、杂志一窝蜂的找到林朝阳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不就是因为听说了这个小道消息吗?

    如今小道消息被证实了,大家自然兴高采烈。

    军报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山下的花环》的影响力必然会随着这条消息的传播进一步扩大,而且是广泛性的、全国性的扩大。

    他们的转载有了读者,出版社印的书也有人买了,林朝阳这个作者还能收到稿费,因着大领导对《高山下的花环》的厚爱,大家都跟着沾了光。

    “啧啧啧!你这可是入了大领导的眼啊!”杜蓉语气夸张的调侃道。

    林朝阳笑了笑,“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人家领导是觉得可以用来鼓舞士气而已,跟谁写的没关系。”

    “不错不错,这就学会虚怀若谷了。”

    开了两句玩笑,杜蓉下了楼。

    《解放军报》的消息传的很快,没到一天的功夫,林朝阳周围的人都知道了。

    家里人听说这个消息自然是感到骄傲的,同事和朋友们也是充满了羡慕。

    这些都是消息对于林朝阳身边人的影响力,军报的消息最大的影响还是在《高山下的花环》这部本身。

    本来《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已经出版了四个多月,销量已经经历了最开始两个月的爆发期,逐渐趋于平稳。

    军报的消息一传开后,单行本的销量顿时应声飞涨。

    不仅如此,连许多转载《高山下的花环》的报纸和杂志也收到了比以前更多的读者来信,表达对于这部的喜爱。

    一时之间,《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发表了快一年的竟然再次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广大民众中掀起了一股远超发表和出版之时的热潮。

    趁着这股热潮,《人民文学》联系上林朝阳,说要给《高山下的花环》举办一个作品研讨会。

    《高山下的花环》本身就是在《人民文学》发表的,不管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他们想办作品研讨会也无可厚非。

    林朝阳推辞不过,只得抽出时间去参加了研讨会。

    会后,章光年拉住了林朝阳,又跟他聊起加入文协的议题。

    其实在之前全国优秀短篇奖授奖仪式过后,章光年就跟林朝阳提过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