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

    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 (第2/3页)

当时林朝阳没有表态,章光年忙着奖项的事,这事便搁置了下来。

    这回章光年旧事重提,条件更加优渥。

    本来作家要加入文协都得是逐级申请的,先加入区县一级文协,然后是市、省,最后再到全国文协。

    到林朝阳这,没那么多麻烦事,直接就是一步到位,成为中文协成员。

    “朝阳啊,你要是加入了我们中文协,可就是我们中文协最年轻的成员了!”章光年用蛊惑的语气说道。

    “加入文协当然是好事,不过我这人不爱开会,平时工作和写作也比较忙。”

    林朝阳并不是故作清高,而是最近跟文协的人接触下来,知道这种官方机构多少是要讲点组织纪律的,而且少不了要在活动和会议上浪费一些时间。

    他本来就没什么时间,也不想受那个束缚,所以便想拒绝。

    林朝阳手握着全国优秀短篇奖两个奖项,作品影响力巨大,尤其是《高山下的花环》更是引起了大领导的注意,这样的人才不吸收进文协的队伍,那就是文协领导层的失职。

    章光年见林朝阳无心参与文协,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把他拉进队伍里。

    “朝阳,你这个年纪就取得了现在的成绩,进入中文协以后必然是前途无量的。

    别的不说,我们《人民文学》以后要吸收新的编委,伱一定是重点吸收对象。”

    一般杂志的编委都是编辑部或者是出版社的内部成员,但像《人民文学》这一类的权威杂志却不同。

    它的编委会成员包括了三类人,一是《人民文学》编辑部人员,比如章光年、葛洛等编辑部领导;二是文学界的老一辈作家比如冰心、孙犁、张天翼、魏巍;还有就是文学界比较有份量的评论家。

    章光年若是真邀请林朝阳进入《人民文学》编委会,这个决定不可谓不大胆。

    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林朝阳是《人民文学》复刊之后第一位新增的编委,同时也是《人民文学》编委会最年轻的编委。

    在林朝阳之前,《人民文学》编委会最年轻的编委也是四十几岁,无不是国内文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才二十出头的林朝阳要是进入了编委会,恐怕立马会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当然了,编委会这件事目前还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前提是你先得是中文协的成员。”

    听着章光年的话,林朝阳本来有些蠢蠢欲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给《人民文学》当个编委,想想还是挺带劲的。

    但章光年最后的话却让他清醒了过来,说了半天是画大饼啊!

    林朝阳顿时有些意兴阑珊。

    老章这人,不厚道啊!

    “给《人民文学》当编委,想都不敢想啊。中文协的事,我看还是算了。”

    再次被林朝阳拒绝,章光年满心遗憾,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一点也不追求进步呢?

    几天之后,林朝阳在《文艺报》上看到了关于《高山下的花环》作品研讨会的报道内容。

    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可以看出文协和《人民文学》对于这次研讨会的重视,想必也是呼应之前大领导的举动。

    最近放暑假了,图书馆的工作也清闲了下来,林朝阳有大量的时间来看书。

    本来年后那段时间因为买房子,他还有点写作的动力,没成想作品太受欢迎,稿费越赚越多,不仅房子尾款赚出来了,连积蓄也越来越多,甚至给林二春老两口买房子的钱都有了。

    这段时间以来,林朝阳又陆续接到了来自各地的八家报纸、杂志转载《高山下的花环》的请求,再次收获了超过两千五百块钱的稿费。

    稿费收入日益丰厚,林朝阳的创作动力本来就没那么足了,陶玉书又怕他写的太多、太快,会影响以后的创作状态,让他多看书、多观察体验生活。

    如此一来,林朝阳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上班就是看书摸鱼,最近他迷上了几本明清文人写饮食的杂文集和菜谱,下班回家就琢磨着做菜的事,经常几天也不动笔写一个字。

    这天傍晚下了班,他骑着自行车先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