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蔡府有人来

    第二十九回 蔡府有人来 (第1/3页)

    在古代,讲究“一个女婿半个儿”这种说法!

    黄安答应了杨老头的托孤照顾他的女儿,自然而然要肩负起一定的责任。代替三个女孩来操办丧事。他也换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重孝服,搬出棺木……

    杨老头的确没说假话,他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类似棺木,寿衣,香烛纸钱等东西置办齐全。随着得胜楼吕方,杨林,石宝得知消息后,率领一大票人赶来帮忙,童宝倒是也想来上香凑个近乎。

    被他手底下那个常干办及时制止,说避免冲撞亡魂被恶鬼缠身之类的鬼话才没有跟过来自讨没趣。却是让吕方等人带过来百两银子,当作开销用度。

    不过三十来条大汉齐聚,搭建灵堂,挨家挨户通知街坊邻居。其实不用刻意通知,一支马队来到这个犄角旮旯。令街坊邻居好奇不已,打探知晓。

    杨老三因病走了,当官的女婿来了!

    哎呦,左邻右舍的邻居自发地赶过来帮忙,请忤作禀报官府。杨老头托付的几个老友张罗人手和发丧队伍,张三李四带人置办所需,去酒楼请厨子……

    黄安则是披麻戴孝,迎来送往那些来祭拜的邻居街坊。与他们攀谈唠唠家常,烧香还礼,礼数十足。其他发丧更多事情有杨林带头负责减轻压力。

    古代发丧也是有许多讲究的。

    比如一些豪门贵族重要人死了,请和尚请道士作法,大操大办,棺木在家里停三五个月都是常态。那是给充足的时间让远方的人前来吊唁,上香祭拜。

    可是对穷苦人家而言就没有这么多规矩。

    就拿老者杨三来说吧!除了几个不怎么往来的远房亲戚也没什么亲人。平时就那些街坊邻居比较熟,一两天的时间陆陆续续来上香祭拜,之后没人来了。棺木再放在家里等着,那不就多此一举?

    非常符合量力而行,没必要大操大办!

    凡是上香祭拜的人都能吃到酒席,这就已经足够。

    于是在第三天清晨,就在唢呐吹响,敲敲打打中,在几个道士的做法中起棺,八个壮硕小伙子抬着棺材到了城外山清水秀之地,早就选好的墓穴入土安葬。把死者生存的衣服烧掉,仪式算是完成。

    之后黄安领着杨家三姐妹又是上香祭拜,添上最后一捧黄土。便回到汴梁城家中,再次摆上几桌酒席,邀请街坊邻居吃酒,当作是最后的谢客宴。

    曲终人散,酒席吃完,各自散去!

    杨家,灵堂撤去,白纸窗花依旧,香烛味萦绕不散。厅堂里,黄安看着俏生生站立在自己眼前的三女:“哎,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