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与汇丰的关系破裂

    第81章 与汇丰的关系破裂 (第2/3页)

不是没打过置地的主意,87年股市创新高的时候,他们曾经联合起来给置地报过价,但还没谈拢87股灾就来了,加上当时有人劝说他们不要把英资赶尽,这事最后不了了之,浪费了收购置地最后的机会。

    如果他们能提前到84年或85年出手,绝对能一举拿下置地。

    2月份,国内正式通告英国,关于香江问题的政策文件即将完成。这个意思就是如果英国再不坐到谈判桌前来,国内就会在不与他们合作的情况下执行预定方案。

    英国人不得不妥协,只能接受提案,开始准备谈判事宜。

    凯瑟克家族得到这個消息后,在董事会上突然发难,纽壁坚被迫辞职,西门凯瑟克接任怡和全系大班。

    然后他开始着手处理怡和跟置地的交叉持股,并且就置地即将到期的15亿债务问题与兴元投资启动了秘密谈判。

    这是很明显走一步看一步的处理方式,刘元昊也不催他们。

    第一轮谈判要到7月份才会正式开始,而且前七轮双方分歧太大,得等到84年1月的第八轮谈判才会开始达成一些共识。

    而且他也需要时间,一旦再收购20%置地的股份,他就会触及港府在81年新颁布的一条规定,任何公司或个人持有某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35%,再要增持的话就必须按照6个月内该公司的最高股价向其余所有股东发起全面收购。

    81年之前触发全面收购的条件是持股51%,刘元昊收购九龙仓后,港府为保证英资能用较少的股份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降低了这个条件,增加了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收购的难度。

    香江股市在去年底降到了676点,之后就一直在低位徘徊。

    所以刘元昊至少也要等到6月份以后才能把置地的股份接过来,这样他在发起全面收购的时候才能给出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价格。

    他没想把置地私有化,因此不需要通过全面收购来增持股份。

    3月初,兴元投资与置地签订了第一份债转股协议。

    双方之前主要围绕着债务期限在反复拉锯,怡和这边要求三年后才能完成债转股,被兴元投资断然拒绝,只给出了一年的期限。

    随后双方一阵讨价还价,最终刘元昊定下了一年半这个节点不再退让,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