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与宝洁公司的合作(求订阅)

    第153章 与宝洁公司的合作(求订阅) (第2/3页)

   玉朗集团是我一手创办的,绝不能拱手让与他人,我有整个集团做后盾,一定能想出筹集资金的办法,他在心里如此想到。

    刘元昊将收购玉郎集团的事情交给了程伟立和梁伯韬负责,这本来就是一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收购战,不需要他投入过多精力。

    4月,港府招标竞投葵涌7号货柜码头,在刘元昊的主持下,和记黄埔旗下的国际货柜以44亿的天价一举夺得该码头的发展权。

    马世民是最早知道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发言:

    黄玉朗将供股集资的钱拿去炒股造成大量亏空,这件事本就让玉郎集团的一众小股东非常不满,加上他本人对收购一事又迟迟没有做出回应,小股东们猜测他可能是在股灾中亏损太多,已经没钱发起反收购,于是前往万国宝通登记出售股票的人越来越多。

    等他说完,刘元昊又说起另一件事:

    “美国宝洁公司在进行了一番调研后,决定进入内地市场发展,由于担心不熟悉内地的政策和市场,想找一家香江的公司合作,于是找到了我们。对于这项合作,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霍建宁自从79年回港后便被刘元昊网罗到了和记黄埔,最开始从财务工作做起,在刘元昊的刻意栽培下,他逐渐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公司仅次于刘元昊和马世民的第三号人物,被视为刘元昊的肱骨重臣,也是马世民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会议开始后,刘元昊先对之前码头的竞标做了总结:

    加上85年和记黄埔联合九龙仓一起拿下的6号货柜码头,整个葵涌港的7个货柜码头,和记黄埔和九龙仓拥有其中的6个。

    他说完后,除霍建宁外,其他高层纷纷发表意见,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部表示赞同。

    刘元昊看向霍建宁,笑着问道:

    “你不说话,是不是有不同意见?”

    霍建宁清了清嗓子,看着刘元昊说道:

    “马生刚才说的很对,这是一个能实现三赢的合作项目。不过我研究过宝洁公司的发展历程,发现他们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发展起来后有甩掉合作伙伴的习惯。所以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在合同上不能给宝洁轻易甩掉我们的机会。”

    这个说法让刘元昊眼前一亮。

    “你是说宝洁今后有可能甩掉我们搞独资?”

    “宝洁有技术,一旦掌握了我们的销售网络,未必不会存有踢开我们的心思。”

    刘元昊点点头,前世宝洁找到李黄瓜合作,条款中就有股份回购的款项,导致宝洁在内地的经营最后做成了独资。

    “那这次和宝洁的谈判就由你来负责。”

    刘元昊对霍建宁说道。

    “好的,老板。”

    整个80年代,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并不多,跨国公司和内地相关部门之间处于一个相互试探的过程。

    当时很多行业基本上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即便是合资,相关部门也常常为他们找好了合作伙伴。

    对于外资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