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金庸退休,明报到手

    第164章 金庸退休,明报到手 (第1/3页)

    从6月初一些西方国家对内地的态度发生改变开始,刘元昊就忙着在旗下各家公司安抚人心。

    香江这个地方,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一有点风吹草动,很容易就闹的鸡犬不宁。

    尤其是他的两家旗舰上市公司和记黄埔以及置地集团中英资的比例都不低,那些一直想要迁册的外籍资本再次对他展开游说,但都被他顶了回去。

    困局只是暂时的,用不了两年就会被内地高超的外交手段所化解。

    经过半个多月连续不断的组织会议现身说法,他的沉稳应对以及对未来的信心逐渐感染到了旗下公司的一众高管,惶恐,躁动的情绪被抚平,各家公司陆续稳定了下来。

    忙活了大半个月的刘元昊总算轻松了下来,与金庸相约在港岛一家餐厅吃大闸蟹,每年6月黄上市的时候两人都会来品尝一番。

    餐桌上,金庸慢条斯理的处理着一只蟹钳,看了眼对面的刘元昊,突然说了一句:

    “我准备退休了。”

    刘元昊对此早有准备,点了点头,说道:

    “金老今年已经65了吧,现在退休正合适,可以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继承明报的想法,之前想在公司里找接班人也没有找到,你觉得明报集团我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让我来接手的话,我会把明报做上市,让明报独立经营,兴元传媒作为一个大股东在后面给予支持。”

    刘元昊当然知道这件事,那就是他干的。

    “你说的是于品海吧,那件事我听说过,他品行不端,对明报绝对是个拖累。”

    几天后,金庸主持举办了明报创刊30年的茶话会,邀请了出版届,新闻届一干有名有姓的同行参加。

    刘元昊放下手中的蟹腿,用毛巾擦干净手,给金庸添了一杯黄酒后才认真的说道:

    “前两年我结识了一个年轻人,本来对他还挺有好感的,他的办报理念我也很认同,只是后来发现那人心口不一,早年在加拿大因为盗窃被判入狱过,却对我隐瞒了案底。”

    “这要看你是什么想法了。如果你觉得退休后无所谓明报如何发展,那只要放出风声去,然后卖给出价最高的人就行了。如果你想明报继续保持当前的办报风格并在稳定中求得的发展,那么最好给他找一家大财阀当后盾,毕竟没了你这块招牌,明报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刘元昊先笑着对金庸拱了拱手,然后才解释道:

    在这场盛会上,他在例行发言的最后突然宣布辞去明报社长的职务,仅保留明报董事局主席的职位,一时间让在场的嘉宾一片哗然。

    “其实我最看好的人选是你,不过伱这次处理报道的手段太过圆滑,跟我的办报理念不符,所以我又有些犹豫。”

    于品海刚跟金庸开始接触,他就找人去加拿大查了于品海的底,将他因为偷窃,冒签支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私藏枪支等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