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受邀北上

    第211章 受邀北上 (第1/3页)

    二战结束后,芬兰作为战败国,需要给苏联赔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当时芬兰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宗工业产品都被拉去了苏联用于还债,直到1952年才全部还清。

    在战争赔款结清后,苏联并没有停止从芬兰进口各种工业产品,芬兰的工业得以继续发展,还成为了西方国家中苏联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这种情况延续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此期间芬兰的经济发展一直还算不错。

    但随着苏联经济在80年代末开始出现颓势,到90年代初进入寒冬,再到91年年底彻底崩塌解体,芬兰的出口数据受到拖累下滑非常严重。

    再加上芬兰和苏联之间的贸易结算采用的是记账卢布的方式,在苏联解体后,这种记账卢布被认为比现金卢布更不值钱,仅相当于现金卢布的十分之一。

    这也意味着芬兰拥有的记账卢布瞬间贬值了90%,这对于出口本就下滑严重的芬兰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国内的经济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在信誉本位体系下的国家货币,当本国的经济发展良好时,国际流动资本就会进入该国,投资该国的产业。

    随着资本注入,买入该国的货币和资产,那么该国的货币理论上就会升值。

    与之相反的是,当本国的经济出现衰退时,国际资本就会抛售该国的货币和资产,选择出逃。

    那么该国货币在没有外力强行干预的情况下,理论上就会贬值。

    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初,芬兰的经济衰退并不是个例,所有的西欧,南欧和北欧国家中,除了德国因为国家的统一刺激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其他国家或轻或重都存在经济衰退的情况。

    所以在和大刘的谈话中他还是有所保留,说目标是欧共体的成员国,但第一个动手北欧芬兰并没有加入欧共体。

    美国人这次的攻击策略是先扫清外围,再多点开花,刘元昊不会去打乱这个节奏。

    92年的春节,刘氏家族齐聚一堂,陈美人也带着儿子从京城回到香江。

    之所以重点提到芬兰,是因为这是整个欧洲货币危机的导火索,前世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