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引爆芬兰

    第214章 引爆芬兰 (第3/3页)

有人面前,芬兰的金融业从业人员集体高潮了。

    从芬兰的银行贷款一百万芬兰马克,兑换成德国马克存入德国的银行,每年能有1%也就是一万芬兰马克的收益。

    这或许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如果能贷出来一千万甚至更多的芬兰马克呢?

    啥都不用干,可以直接躺平。

    芬兰央行,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的埃里克森很快收到了下面传来的报告。

    所有芬兰境内的银行无一例外,从今天早上开门的时候起,都遭遇了轻重不一的挤提现象。而且所有取出存款的市民都要求将手上的现金兑换成德国马克。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些市民换完德国马克之后,下一步就是把钱存到德国的银行去。

    他的心在滴血,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只会让本就糟糕的芬兰经济更加雪上加霜,央行仅仅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撑不住这种规模的外汇流失。

    该死的《赫尔辛基新闻》,该死的安妮斯顿,她们这是在教唆民众掏空整个芬兰,愚蠢至极,简直就是在犯罪。

    目前摆在埃里克森面前的可选项有三个。

    一是宣布加息,向德国看齐;二是放弃联系汇率,实行浮动汇率;三是找关系好的邻国借钱,暂时维持住局面,期待国内经济回暖。

    宣布加息,无异于给本就脆弱不堪的芬兰经济再狠狠地来上一刀,与自杀无异。

    放弃联系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芬兰马克肯定会贬值,贬值多少目前不好评估,但所有国民财富都会面临损失。

    至于找友好国家借钱,北欧五国同气连枝,现在的情况是大哥别笑二哥,没有最烂,只有更烂。自保尚且不够的情况下,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在这时候借钱给芬兰。

    焦头烂额的埃里克森又想到了《赫尔辛基新闻》报,找人要到安妮斯顿的联系方式,不顾身份的打过去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指责。

    然而安妮斯顿也不是吃素的,一句民众有权利知道真相就把他顶了回去。

    埃里克森拿她没有办法,只好苦口婆心把当前面临的困局说了一遍,希望她能在报纸上呼吁民众保持理智,不要盲目跟风进行利差套利。

    这次安妮斯顿没有拒绝,爽快的答应了。

    第三天,《赫尔辛基新闻》报上果然又刊登了一期专题报道,向民众解释资本流失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然而火已经烧起来了,又怎么可能是这么容易就浇灭的呢,后面的这篇报道连个水花都没能溅起来。

    银行排队取款换外汇的人依旧大排长龙,人们该怎样还是怎样。

    ……

    在所有芬兰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一辆并不起眼的小轿车在赫尔辛基连续逛了三天,每天的行经路线上都有许多的银行。

    车上坐着的正是事情的始作俑者,给安妮斯顿提供新闻线索的刘元昊。

    第四天,眼见芬兰的取款换汇潮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刘元昊选择了悄悄离开。

    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埋了一个炮仗,不带走一片云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