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第2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第1/3页)

    鸿都门学是灵帝为了争夺话语权、改变当今儒家经学当道的现状而建立的,专门研究辞赋书画,有所成者授予高官。能在这里出头的大都也是士人出身,但不为传统士人所接受,堪称东汉非主流。

    梁鹄年不到四十岁,在教学开始之前,不知是不是出于灵帝的指示,他先考察了刘辩在史子眇那儿学到的东西。

    刘辩的确有印象,诸如鲁诗、论语、春秋等,史子眇要求不高,读书不求甚解。

    随后,梁鹄开始教学刘辩读书写字。

    刘辩虽然不想在未来的两年半都被困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中,但也明白,至少要先把乐于学习的态度摆出来。

    尤其是他那一手狗爬似的字,确实需要练一练。而梁鹄,能在鸿都门学中出头,文学修养并不算差。

    别看灵帝当皇帝治理国家不太行,在辞赋书法上还是有一手的。

    如此,过了五六日,刘辩每日读书,也每日同何皇后见面。赵忠与郭胜等人也一直在刘辩面前刷着好感,刘辩但有所求,无有不应。

    至于灵帝,早就以读书为由,免了刘辩每日礼仪性的的晨昏定省,自上回之后一面都没见过。

    这一日,教学完成后,刘辩没有离开东观,问身边的内侍郭直道:“我听说东观一直有人编修书籍,怎么这么多日来,只有数个文吏,就连五经博士都不见一个?”

    郭直也是南阳人,与郭胜关系亲近,闻言喏喏不敢直说,只能答道:“约莫是博士等人在东观别处。”

    刘辩只是轻笑一声,没再追问,说:“回吧。”

    东观虽大,却也不是理由。刘辩明白,这是因为十常侍很明白外界的传统士大夫对他们的态度,比如编修书籍的大儒,这些人往往十分反感宦官,十常侍害怕刘辩被这些人影响。

    而在当天晚上,张让赵忠等人便聚集在了一处,赫然在讨论白天刘辩问起东观官员的事。

    郭胜比较偏向于刘辩:“史侯聪慧,今日有此问,怕是心中已经有所怀疑。现今史侯亲善我等,何必为此惹得史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