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脱颖而出

    第117章 脱颖而出 (第1/3页)

    大都督府乃是大乾重要的地方行政军事机构,通常由宗室遥领大都督,战时可派遣节度使管理,亦或是派遣行军大总管,统领军政。

    拿冀州大都督府来说,便分管恒、邢、赵、定、沧、瀛、鄚等十余州的事务,可谓是大权在握。

    由如此实权的衙门亲自过问此事,岂有声势不浩大的理由?

    起初是整个沧州被勒令调查整顿,接着便是整个河北道,不管你是生产麻衣的,还是丝绸的,全都要配合衙门的调查。

    当然,所谓的调查,也有大都督府自己的考量。

    自古以来,卖衣服的,都是有钱的豪商。

    这几年朝廷闹灾,衙门里缺钱,百姓手里缺钱,沧州刺史府的行动,正好给了大都督府借口,那就是借机整顿,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杀猪宴。

    当然,也不是一棍子打死,该补缴的税款缴纳完毕,该接受处罚的便接受处罚,自然没有牢狱之灾。

    因为大都督府的算盘,本来就是借助服装商人,弥补衙门口的亏空,进而发放官吏的俸禄,以及掏出更多的银子来赈灾。

    从下定决心,开办作坊以来,叶渡就整天研究大乾的律令,甚至各种官场的潜规则,可以说考虑非常之周全。

    当初叶渡这么做的时候,还被各方豪商嘲讽。

    说他多此一举,自古以来,哪家做生意,不是阿附权贵,依仗手里的权利,欺压百姓赚钱?

    谁赚了钱,不留着自己享受,进贡给自己的阿谀的大人物,缴纳给朝廷做税款,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他们的嘲讽,不仅对叶渡没有影响,甚至叶渡在有可能朝廷会疏忽的地方,也做了应对。

    就比如。

    大乾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商人每一笔生意要缴纳多少赋税。

    账目上的数字,也可以商人凭空捏造。

    甚至于朝廷还想出了,实在不行,就按照商人房产的价值,来按年度收取商税的混蛋办法。

    但叶渡家的所有店铺,甚至于依附于叶渡生活的店铺,都有明确规定,每一笔交易,都要留下凭证,开出完整的票据,然后按照相应的比例缴纳赋税。

    这也是叶家的店铺,缴纳的赋税足额,且给地方官府带来巨大税收的原因。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有人闹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