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夯实基础

    第131章 夯实基础 (第1/3页)

    王猛子也有点着急了,凑过来低声说道,“师傅,这不太对啊,咱们赏金客待遇那么好,怎么都不来啊。”

    杨元亨说道,“你这是一门心思跟着你师傅学武,耳不闻窗外之事。你可知道,自从你师父扫了六龙梁之后,各地的小规模的匪冦死地死,散的散,剩下的都是大股的悍匪。”

    “其他势力的赏金客每次围剿,皆死伤惨重。”

    “这个时候,谁还敢冒这个头?”

    叶渡白了杨元亨一眼,对王猛子说道,“慌什么?”

    叶渡一点不急。

    大家不想吃武人这口饭很正常,自己闷头高麻纺织这段时间,各地的赏金客死伤太多,把赏金客这个职业搞得臭臭的。

    再加上做工的福利待遇也不错,即便是不能来叶家成为正式工,接点散活也能吃饱饭,谁还愿意当武夫?

    当然,叶渡如果强行要求员工家属做赏金客,也不是不行,但那就是招来一群贪生怕死之徒,而且还会把自己在本地经营积攒的名望给消磨殆尽。

    强扭的瓜也就是解解渴,但肯定不填。

    不消多久,王老五起身,对众人说道,“纸衣工已经招满了,谢过各位。”

    闻言,剩下的工人们都有很是失望。

    其中有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汉子上前,“叶东家,做赏金客的福利真的有那么好么?”

    叶渡笑吟吟地说道,“我可曾骗过你们任何一人?当然,你若是不信,也可以问问他们吗?”

    叶渡身边儿的一群赏金客,一群杀气腾腾的肌肉男,绝对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当赏金客太辛苦了,而且做不成,还会被您赶走,在村里人面前丢人。”

    那人皱着眉头说道。

    “自然,我这的赏金客要的就是能吃苦,不怕死,贪生怕死就不要过来了。”

    那汉子表情犹豫,但是还是没顶得住福利的诱惑,咬了咬牙说道,“罢了,受苦受累总比受穷好,俺跟您干了。”

    叶渡笑着说道,“名字?”

    “俺叫宋大山!”

    叶渡记录好姓名,又让他欠了契约书,便对一边儿的王猛子看了一眼。

    王猛子立刻指着舆图说道,“你家的农田集中在宋家洼是吧?”

    “对对对,在这里,这里。”宋大山指了指。

    “十七口人,家里有地三十五亩,叶家给打井三口!”王猛子高声喊道。

    这句话一喊,瞬间吸引了多少有人的注意。

    乖乖!

    叶家直接给打井啊!

    虽然说,叶家给了工匠诸多福利。

    但是这些福利很多外村人是用不了的,甚至本村人也用不了。

    因为叶家打出来的水井是有限的,但用水的人却太多了,很多人根本就排不上,就算是排上也,也难以在约定时间浇灌所有的土地。

    但在自家的土地上打井可就不一样了。

    三十五亩地,打三口井,自家的土地都有机会灌溉不说,便是周围邻居们也能用,借着这三口水井,还能赚到不少钱。

    这可是可以世代传承的好处啊。

    叶渡指了指舆图,笑着说道,“这井是给你打的,但是不白给你,每年收成叶家要收一成,算是水井的维护费,有朝一日你要变卖土地,也要首先卖给叶家,你明白吗?”

    听完叶渡的话,一旁的杨元亨第一反应是叶渡很贪婪。

    但旋即意识到不对,目光惊叹连连的看向叶渡。

    人家这是为手下人着想啊。

    一般有了水井的土地,肯定会有坏人来争抢的,但是这土地有了叶渡的股子,一般人可就不敢动了。

    如果有人给打井,死也乐意。

    瞬间又有不少人跑到叶渡这边儿排队。

    手里捧着契书,这些人美滋滋的离开。

    叶渡看了看花名册,一共招收了新的赏金客177人。

    数量很多,但大多数都会被淘汰,最后能留下二十人就算是多的了。

    但即便是如此,叶渡依然坚持,只要报名就给打井。

    第一,只要打井,叶家就会有收益,而自己又不用多付出什么。

    第二,根据先前的经验,凡是参加过赏金客训练的,都会跟叶家结下深厚的情谊,成为叶家坚固的簇拥,让他们享受好的生活,叶渡心里没有什么疙瘩。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这些拿了好处的赏金客预备成员,会自发的给他宣传。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新人来参加赏金客了,叶渡便将纸币递给了王老五,对他说道,“你还得继续努力,字写的太丑了些。”

    王老五连连点头,“恩公,我省的,最近一直在加练。”

    “嗯,接下来若是有人来参加赏金客,你一并处理便是。”

    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处理了,纺织业大会叶家接下了许多订单,也跟很多商家谈成合作,这些都需要自己去忙碌,他可没太多的时间,在这里耽搁。

    “猛子,跟我走一趟!”

    打完招呼之后,王猛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叶渡直奔村东头而去。

    村东口临时搭建的遮阳棚子底下,二百多个黑黝黝的大汉,坐在羊角车上休息。

    听到脚步声,匆匆起身。

    叶渡上下打量了几眼,颇为满意,也不多言,“出发。”

    一群人直接奔着砖厂出发。

    指着刺史府搞基础设施建设不知道要推进多久,而且一个清河村,一个百谷堡,往来的商旅极多,对道路、仓储的要求很高。

    叶渡肯定是等不起的,所以砖厂的规模必须扩建,甚至他有意开一处石灰窑。

    一来看看能不能把道路在红砖的基础上继续升级,二来则是加固百谷堡。

    倒不是为了防御朝廷,而是山贼和世家的偷袭。

    砖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