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剧本

    027、剧本 (第3/3页)

    其建筑可以是砖瓦房,相对破旧但比较整洁,屋前有院或者较大面积的空地,摆放着老式竹编等器具用于展示各种“山货”。

    至于其他场景,位于一号场景与二号场景之间,主角行走拍摄动线的过程中,至少包含如下几个要素:

    展现山深林密的远景;下方水流湍急的小桥;看似坡陡难行的山路。

    姑且给主角起个名字叫小昭,那么一段比较标准的《收山货》拍摄流程,便可以随着几声鸟鸣,由画外解说音如此展开——

    天还没有完全亮,家住在大亮山深处的小昭就起床了。她今年只有十二岁,上个月父亲在工地上受了伤,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小小年纪的她就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她早已学会自己生火做饭,一顿简单的早饭之后,就要外出干活了。她今天要帮住在山上的桑结大爷与大妈收山货,大大的背篓几乎快要比她的个子还要高。

    林间的晨雾渐渐散去,空气格外清新,远山的风景很美,路边有很多不知名的花草,远处传来各种鸟叫……

    (拍摄场景依次是她做早饭,收拾东西出门,可以让主演开麦穿插一些自我介绍。出门后走过辅助场景,到达一号配角表姐家门前。)

    小昭:“表姐,吃好饭了吗?快出来吧,我们去桑结大爷家。”

    表姐:“去干嘛?”

    小昭:“之前粉丝群里的叔叔阿姨,不是要我们多收点山货吗?昨天我跑了几家,今天再去桑结大爷家看看。他每年都要采很多山货进城换钱,今年我们帮他吧。”

    (拍摄转场,两个姑娘收拾药篓和防雨布,展示表姐家挂的各种山里特产,以增加视频的可信度,暗示强调两人的身份。

    两人出门上山,过桥,画面展示山中溪流与崎岖的小道,还有各种风景,结合主演对当地情况的一些介绍,到达二号场景。)

    小昭:“桑结大爷在家吗?我们来了!”

    桑结大爷开门:“来喽,来喽。”(大爷大妈可以说方言,口音较重。两个姑娘可以说普通话,带有方言口音。)

    小昭:“大爷,你上次说家里有些山货,我们这次来就给你收了,就不需要你每次都背下山去卖了。”

    桑结大爷:“谢谢,谢谢。”

    进院后桑结大妈迎上来:“吃了吗?进来吃点。”

    表姐:“不用啦,我们都吃了。”

    (镜头展示院中的山货,配合主演介绍,以核桃油为例。)

    小昭:“大亮山的野生核桃树,都是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生长在海拔两千米到四千米的地方,光照充足,各种营养元素很丰富。

    这里古代的山民,都把它们叫做长生果。

    我们这里的核桃油,都是用传统老工艺榨制,是没有任何添加的纯天然绿色生态食品,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价值,而且口感特别香……”

    以上就是彭咸设计的《收山货》的标准剧本,你也别问老夫妻在家里怎么就能榨出那么多工业级核桃油,有必要的话卖干核桃仁也不是不可以。

    彭咸的工作,就是组团队、雇演员、找场景、做直播,事后又制作成短视频投放到各大平台,更重要的是用各种方法拉流量提高热度。

    假如在古代,一场表演想起到万人共鸣的效果,实在是太难了,除非是在极特殊的场合比如大型战场上,否则就要分成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进行。

    可是到了智能手机和自媒体时代,只要懂流量操作,很容易就能达到这个效果,还能顺便收割一波财富。

    所以彭咸曾感叹,今天的术士简直太幸福了!

    他并不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很丰富的人,只是在术门中学了几手小把戏,又受热门网络案例的启发,设计了自己的骗局。

    以东国互联网的规模,只要引流做得稍好一些,让观看人数达到百万级并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