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乎抗倭大业

    第25章 关乎抗倭大业 (第1/3页)

    杨兴旺红着眼睛,把东南抗倭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他是福州人。

    一个儿子在老家继承了祖业,也是当地铁匠行当的把头。

    不久前,他儿子接到了当地驻军的一个任务,就是研制出一把与倭寇一样结实耐用的刀器。

    当地守军抗倭不利,吃亏就在刀兵上。

    倭寇的刀乃是百炼钢制成,坚实耐用,韧性极大,削铁如泥。

    咱们的刀兵碰到倭寇,通常对砍一下就被劈成两半,在武器上不占任何优势。

    慢慢的,官兵心里就有了阴影。

    上阵不敢硬拼,甚至畏战不出。

    所以,当地的驻军召集各处的工匠,想要打造出与倭寇一样的刀来。

    倭寇一路烧杀抢掠,祸害东南沿海一带。

    大家也早就想为抗倭出一份力气,所以一直都在寻找锻造钢铁的办法。

    杨兴旺也是跟徒弟们研制了一两个月,一点的进展都没有。

    没想到,在萧景炎这里看到了希望。

    “原来是这样!”

    萧景炎闻言,当场表示道,“杨把头,你放心。这次要是咱们炼钢成功,我会把技艺无偿分享给你,也算是为了抗倭大业分担一份力气。”

    “皇子大气啊!”

    杨兴旺又给他跪在了地上,激动的哭喊了出来,“老朽代东南沿海的百姓,谢过皇子的大恩了。”

    “你先别激动,能不能成功还是两说呢!”

    萧景炎扶起了他,没有把话说满。

    但是杨兴旺显然干劲十足,对成功充满了期待。

    不管萧景炎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

    最后与其他工匠沟通了下,按照流程先用陶土和泥堆砌起了高炉。

    福伯把景园的所有奴仆都叫过来帮忙,足有上百人开始在后院忙碌了起来。

    萧景炎则是铸造铜钟的工匠,商讨起了另一件大杀器的铸造法子。

    这就是火炮。

    说是炮,因为条件限制,萧景炎的要求其实就是造出一个大号的喷子。

    只要能承受住火药爆炸的威力,把铁砂和铁球喷出去就行。

    不需要多大的精度,还有射程。

    铸造火炮,最关键的一个法子就是失蜡法。

    就是用蜡做模具,在外面覆盖上砂土。

    然后在里面浇灌上铁浆或者是铜浆,把蜡融化掉后,就得到了想要的器型。

    这一法子,铸造铜钟,铜鼎的工匠早已掌握。

    不过,这都是他们安身立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