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 第二十七章:两道桥

    潜龙在渊 第二十七章:两道桥 (第1/3页)

    三个月后

    钟烁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过来,虽然多年来不断遭遇意外,陷入险境,但没有破了相还真是幸运。

    十年前,神龙十六年,由于年纪也不小了,钟烁和钟毓便从二夫人的俯兰阁搬出。

    钟毓搬到了西侧的毓秀居和二夫人的俯兰阁相邻。钟烁则搬到了东侧的听雨轩,紧挨着钟泽的长乐阁。而道长为了方便保护钟烁也搬到了东侧的静尘居。

    天色已晚,无尽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一闪一闪地仿佛一颗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布匹上,光彩斑斓。

    咚咚咚……

    寂静的晚上,六子的房间漆黑一片,此时却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躺在床上的六子猛地睁开眼睛,反手抓住一枚龙头匕首,眼神如猎豹一般紧紧盯着房门。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

    六子装作被吵醒的样子,轻声说道:“这大半夜的,是谁啊?”

    “贫道罗三!”

    门外响起道长的声音,六子瞬间放松警惕,急忙收起匕首,然后笑着打开房门:“原来是道长啊,快请进!”

    道长摇摇头,和善地说道:“就说几句话,贫道就不进去麻烦小哥了。”

    “道长有什么吩咐?”

    道长笑呵呵地摆了摆手:“吩咐谈不上,只是你们明天就要远行,有几句话要叮嘱小哥。”

    六子走出房间,侧耳静静地听着。

    顿了顿,才听见道长静静地说道:“明天你们就要启程去州府,此番外出或许有些不太平。虽然你之前已经去过州府几次,路况都比较熟悉,但此次与之前都不同,一路上,你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保护好钟烁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六子皱着眉头,疑惑地看向道长:“道长您不和少爷一起去么?”

    道长摇了摇头,抬头看向无垠的夜空,语调中夹杂着丝丝的惆怅:“贫道在扶风县呆了十八年,过了十八年的悠闲日子,也是时候离开,去闯一闯世间的风雨。”

    知道道长已经做了决定,六子拱手俯身:“那小的便祝道长一帆风顺!”

    道长笑着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可走到半路却又停下来说道:“对了,你那柄龙头匕首,我曾见过!”

    六子顿时瞪大了眼睛,瞬间有无数的话想要说出口,想要再问仔细一些,却被道长无情打断:“那人的性子比较闷,没想到他会把龙头匕首送给你。若是你们有缘,会再相见的。他教你的降魔拳变化万千,日后要勤加练习,多多揣摩。若是练得差了,日后见面时别说他不认你这个徒弟!”

    六子眸含热泪,模糊了双眼,拱手俯身行礼,嘴唇颤抖着说道:“多谢道长教诲!”

    再抬头时,道长已经走远了,慢慢地消失在视野中,而夜色依旧。

    第二天清晨

    不同于往日的慵懒,二夫人早早地起床,笑着看了一眼身旁仍在熟睡的钟业,而后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

    穿过长廊庭院来到钟烁的院子,二夫人朝着院中打扫的仆役问道:“烁儿起来了么?”

    那名杂役行了礼,摇了摇头。

    二夫人眉头微皱,脚步匆匆来到门前,示意一旁的兰芝敲门。

    砰砰砰……

    兰芝轻轻敲门,还不停地喊着:“二少爷,起床了,二少爷,起床了……”

    被搅了清梦的钟烁心中烦躁,不耐烦地大喊:“谁啊?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了?”

    兰芝转过头,无助地看向二夫人。

    二夫人可不惯着钟烁,黑着脸朝着房内大喊:“臭小子,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还不赶紧起床!”

    钟烁似是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激灵跳起来:“马上起,马上起!”

    吱呀一声,房门被钟烁拉开。

    二夫人板着脸,故作冷酷的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么?”

    “所有的东西,昨天都已经准备妥好了。”

    二夫人白了钟烁一眼,没好气地说道:“赶紧洗漱、吃饭,过后送你出城。”

    “知道了。”

    扶风县城外,一条古道蜿蜒曲折通向远方,此时的阳光并不刺眼,清风带着丝丝凉意微微吹拂着,几座供行人解渴、充饥的简易茶水棚子搭在道旁。

    两辆马车沿着古道缓缓从城内驶出,两名训马师各骑一马跟在马车后面,两匹马资质中等,不高不矮,不壮不瘦。

    驶出城门一段距离后,马车停下来。

    六子急忙从马车上跳下,从马车后面取下凳子当做台阶摆在马车旁。

    从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一名少年和一对中年夫妇,后面的马车上下来一名少女,那少女生的眉清目秀,身姿高挑,乌黑的长发在风中飘荡着,缓缓来到三人身边。

    钟烁向四周望了望,疑惑地看向钟业:“怎么不见师父?”

    “你师父不来自有他的道理,你就不要多想了。不过,道长让我带话给你。”

    钟烁的眼睛顿时亮起来,迫切地问道:“师父他都说了什么?”

    “道长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要一副小姑娘做派,淡然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