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纪弘就想搞个大的

    第63章 纪弘就想搞个大的 (第2/3页)

实并不大。”

    “我认可平均这个说法,但是不认可影响不大。”纪弘摇头:“一个人能有一点两点特别擅长,一点两点特别差,其他能力可能相对平均。

    “但是平均大约就等于平庸,闪光点都被扼杀了,最后所有人都变得一模一样,这影响还怎么能叫不大呢?”

    “这问题我们当然知道,教育专家也无数次的提起过。”张明振教授叹气道:

    “但以中国14亿的人口和接近五千万的大学生数量,对比我们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精准教育的,只能批量培养。”

    “所以,这就是成长引航大模型的意义啊张教授。”纪弘笑了:“学校负责批量,AI负责精准。

    “我觉得,既然让AI参与学生未来的培养和职业规划,我们是不是破例提供一些专业调整的名额?”纪弘如此提议道:“如此,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这个问题,我早考虑过,但还必须保证公平。”张明振教授说道:

    “高等教育看似自由,实则很敏感,专业的问题就是最敏感的。任何不公平的事情,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那简单,放名额,按考试定。”纪弘丝毫不担心:

    “如果AI综合得出一个人适合这个专业和方向,那他至少是擅长的,如果连考核都通不过,他擅长个锤子啊,这AI的分析得出的结果也太废物了。”

    “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学校本来就有转专业的政策,无非是协调多放一些名额而已。”张明振教授说道:“我去协调这件事儿。”

    事实上,河州大学利用智算中心、利用AI大模型分析学生特长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批量式”培养人才,无法培养经营人才,一直是国内高等教育的一个痛点,甚至饱受诟病——有较为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国内的教育就是在抹杀创造力,培养一模一样的产品机器。

    别说河州大学一个中游211,事实上,就连清华北大都是如此,根本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个性化培养。

    就像张明振教授说的那样,几千万的大学生,咋个性化啊,哪来的那么多人去做个性化啊!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这个事情,全国都在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媒体都有人在这驻点儿现在。”张明振教授这么说道:

    “不过,也不需要太担忧,试点儿本身就是允许犯错,是有容错空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