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也该换他们尝尝滋味了;智擎系列显卡的火爆销售!

    第165章 也该换他们尝尝滋味了;智擎系列显卡的火爆销售! (第3/3页)

都没人知道AMD还搞显卡了。

    而且,这仅仅是中国市场的问题吗?等第一批显卡发货,测试结果出来,智擎显卡的性能得到确认之后,全世界的市场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

    毕竟价格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降价?

    这个问题黄仁勋联合一众高管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

    今天,这个问题又被抬到了台面上。

    “怎么降?”黄仁勋脸色阴沉:“智擎009,超过我们的4090几乎1.5倍,智擎005,也和4080同样的规格,性能还更强。

    “再加上灵思智慧架构,如果真的有卷耳智微宣传的那么强,我们的4090得降到3000元,跟005一个价格才有竞争力。

    “甚至,在中国,哪怕是降到3000,同样的产品力,他们也会选择买自己国家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产品如果卖三千,我们的AIB分销商也要赚钱,给他们的芯片核心要多少?”

    英伟达和AMD的游戏显卡销售,90%的都是AIB模式,他们只提供核心,生产、销售、售后都是由七彩虹、技嘉、微星等这些AIB厂商负责的。

    所有的高管都黑着脸,这生产成本都顾不住!

    但不降价呢?降的少了都不行!

    那就真的如网友们预料的那样了——在不遇到脑残的情况下,0销量都不是不可能。

    “亏本也得卖!”有人立即这么说道:“如果我们就此退出市场,想要再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4090降到两千!亏本怕什么?就当白送!这样总有竞争力了吧?当然,为了不亏那么多,必须限量供应,主要目的是维持热度,以待未来!”

    这是办法吗?

    英伟达之所以能够如鱼得水,在同规模的情况下比AMD贵那么多,还能保持80%的市场份额,就是因为保有量高,各游戏厂商以及图像处理等适配都比较好。

    一旦限量供应,用户显著减少,再加上卷耳智微的冲击,这些厂商还有动力适配吗?

    如果这个护城河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未来?

    更何况,卷耳智能就停在那等着你创作未来了?人家这才刚起步,就不进步了?

    “必须得有核心竞争力,每个人回去出一个方案,我们的下一代产品,包括个人消费市场和专业AI卡领域,都必须要有我们独特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有出路!哪怕是在某个细分市场能有优势都可以,可以慢慢蛰伏,以待未来!”

    黄仁勋还是清醒的,说的话一点儿都没错,但是这个竞争力怎么去找,就该技术人员去头疼了!

    ……

    英伟达怎么样,纪弘并不关心,他已经连夜去通知工厂调整生产计划了——原本以为终端和低端的005和001销量会更好。

    009毕竟多数人都用不到。哪怕是私人AI助理,001都能满足大部分,005绝对都够用了。

    但不管是他,还是世界模型的预测都忽视了一个问题,价格降到那么低了,就算是用不到,谁不希望买一个好的呢?能多用几年也是好的啊!

    而且,这可是卷耳智微的第一款硬件产品啊!

    就算是只抱着支持的态度,很多人都不在乎这点钱,更何况性价比是真的高呢!

    “但是费电啊!”纪弘利用官方账号发了这么一个微博:

    “量力而行,而且要量【你电脑配置的电源的功率】而行!智擎009,如果再配上一个高端的CPU,那就至少需要配800W以上的电源了!”

    “啊?你不早说!早说我就……我就赶紧去下单一个大电源,一块换掉!我类个去,电商平台大电源全都售罄了!伱们一个个要不要下手这么快?”

    “经常装机的人都知道啊,这还用官方来提醒你是吧?参数官网都标着呢,层叠架构的TDP400W,电源至少要800,这不是常识吗?”

    对专业的人来说是常识,但是很多用户还真不知道这一点,关键是800W以上的电源,平时用到的人不多,商家的备货也有限,这一下子甚至直接成了掣肘了!

    “那现在怎么办呢?电源现在都买不到了!”

    “本地科技市场还有,连夜去,等到明天就不一定了!”

    “科技市场半夜开门吗?”

    ……

    一个显卡的发布会,一个官方的提醒,直接把电源的市场给搞崩了。

    古有“洛阳纸贵”——《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

    仅有“电源市场崩溃”——智擎显卡发布后,销售非常火爆,大功率主机电源都史无前例的全国售罄了!

    一时间也成了类比“洛阳纸贵”的趣谈。

    ……

    自己的一个提醒,竟然是这样的结果,看着一个个的网友评论,纪弘也是乐得不行,最终摇了摇头:“不管了,随你们吧!”

    当然,电源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缺货的时间自然也不会太长,市场自己会去调节的。

    纪弘也没去操这方面的心,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考虑——那就是去总结:现在的技术离能生产真正的融合芯片还有多远?又该怎么去突破?又会什么样的新产品出现?

    之前的路还有目标和参照,比如微软、比如英伟达、比如英特尔高通,还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下一阶段的路,就只有自己慢慢摸索着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