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那年十八 第39章:当然是积极听取意见,但死不悔改

    第一卷:那年十八 第39章:当然是积极听取意见,但死不悔改 (第1/3页)

    掏宝客,既是掏宝下的一个推广平台,也是推广人的代称。

    商家在掏宝客上发布商品,并将商品的一定金额设置为佣金,往往还会伴随大额优惠券的出现。

    如果掏宝客决定推广这款产品,就会获得一个专属链接,凡是通过这个链接购买了商品,推广人便会获取一份佣金收益。

    在流量平台上冲浪,大家或多或少都与掏宝客们打过交道。

    尤其是在短视频没起来的那些年,扣扣里随便一搜“羊毛”、“福利”、“低价”、“捡漏”,都能搜出一大堆几千人的群聊。

    这些群里的用户有不少是自发加入,但更多是被流量推广引进来的。

    掏宝客们会在微薄、贴吧之类的平台发布广告,在热点下留下自己的群信息,想方设法地招揽客户,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

    而一般这种群里,是全员禁言的,只有群员和管理才能发消息。

    等人多了,掏宝客们便会定期、定时发放链接,用文案和商品对用户进行轰炸。

    不少用户一看,里面商品的确便宜,再加上文案里的话术和大额优惠券的侵扰,一个个顿时失去理智,疯狂加入购物车,买买买。

    掏宝客们也就随之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玩法即便是后世还依旧有大把人玩,而且也向视频平台发展,里面的剧情也很俗套,就是一分钱薅羊毛,超大额优惠券捡漏,一块钱买了几十个快递。

    其中有些是利用平台漏洞,薅商家的羊毛,有些则是掏宝客们自导自演的把戏,其中真真假假,需要细细分辨。

    不过这些都是正常的推广手段,也都可以理解。

    有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明面上打着推广赚钱的名义,实则先搞个中转群,要会员付费后才能进入内部群,获取薅羊毛的资格,在赚取佣金之前,先狠狠收割上一笔智商税。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往往会宣称加入后便是终生VIP,永不收费,但说不定几个月后群就莫名其妙被封了,管理员也都没了踪迹。

    而等过了一段时间,新的中转群又出现了,类似的剧情,便又在上演。

    路星泽自然不是这种黑心商家,干不出这种生儿子没皮炎的行为,他懂得可持续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