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悟道九万里终归诗酒田园

    第17章:悟道九万里终归诗酒田园 (第3/3页)

一瞅就是做设计的】

    【但是想种地这块其实有传统文化可以解释】

    【和儒家道家都有点关系,大概一半儒家一半道家】

    【既想儒家入世,又放不下道家出世,所以种地更像是平衡情绪】

    【其实就是: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身在黄州的苏轼痴痴念着,过往若流水般流过心头,这一刻他心境通明所有若悟,提笔chuachua写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洪武年间,金陵城。

    不说宋濂、熊鼎、詹同等大家眼前一亮,就算是半个文盲的朱元璋也察觉出了这句话中的淡泊之志。

    有一种清泉流过崖间,松柏四季常青的宁静;又像瑞雪窸窸窣窣,炊烟袅袅婷婷;还像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采莲归来渔歌唱晚。

    国子监许多学生、君子将之奉为圭臬。

    贞观年间,长安洛阳两城,众多士人口口相传。

    【人生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是,无所谓……】

    汉末,邺城。

    曹丕无来由的想起了老家的半亩甘蔗,多好的东西啊。

    能当甜食,还能当剑舞,君子之间用来比武最是不赖。

    ……

    《科学的尽头是烧开水,人生的尽头是种地》

    《赤道才8万里,你咋就9万里悟道了呢》

    《人生肯定要走些弯路的》

    《一头耕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遂躬耕,一岁大旱,一岁大涝,一岁飞蝗,遂学医,自攥一良方,服之卒》

    《你说他要是直接学医,能少走多少年弯路[捂脸]》

    神TM少走弯路!

    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同时还有些羡慕后世的,有天幕这种神器,那定是个不寂寞的年代。

    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指点江山扬少年意气。

    《上次嫦娥奔月,大家问的最多就是月球上能不能种地。当收到肯定答复“不能”后。个人感觉登月不那么重要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