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怀孕了

    第114章 怀孕了 (第1/3页)

    李安深知柳川易口中词句轻易出炉,非是无因。

    柳家乃江南赫赫有名之大地主,庞大的田产如同星辰繁多。

    若是以杀鸡儆猴之举,恐怕会牵连到柳家的根本利益。

    赵青此番本欲以倡议之名,降低地主们对农人的租金负担,然而此举响应者寥寥无几,使得他仿若面颊承受了响亮的一掌。

    难怪如此,赵青虽身居内阁首辅之位,但权柄似乎正渐渐回归君王手中,威慑力大不如前。

    减租,事关地主阶层的利益,他们岂会轻易从命?

    此事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一时之收益,而是土地价值的长远大计。

    李安踌躇满志,心知即便自身亲发倡导之帖,其效用恐怕亦难超赵青之策。

    帝王思虑再三,遂出言道:“朕亦觉得不宜轻易动武,不如此事就让赵爱卿与柳爱卿领衔,召集天下各地土地多富、势力大盛的族长至京一游。”

    李安面带微笑,声音温和而坚定:“朕在此保证,聚首之时,无非是把酒言欢,朕不会动用丝毫行政之力。”

    帝王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朝中文武百官,其中不乏世家大族子弟。通过他们,李安的旨意,如同细水长流,渗入每一个世家地主的耳中。

    众所周知,能屹立于族群之巅的,岂能是池中之物?

    天子召见,于常人而言乃至高无上的荣耀。然而,盛宴之下往往藏有深意,皇上此举明显是欲说服他们降租,这使得此次召见带有两重味道。

    然而,任谁都明白,皇上的和蔼邀约,是给予的尊重。

    若是真有不顾大局之意,锦衣卫的拘捕令早就到了。

    因此,纵然心中千般不愿,万般无奈,亦只得应命前去。

    朝堂上议事继续,尤其是工部报告的水利建设,今年的财政消耗在此一项上就已颇为巨大。

    对抗旱涝之灾,哪怕是李安前世所在的年代,亦无太多妙策可施。只能加强堤坝、河道之建设工作,年复一年地持续努力。全国范围内的水利开支汇总,恐怕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